目录
2020年,近20家车企面临破产!车主:破产车企售后怎么办?
1、伴随着众多车企陷入生死一线状态,不少4S店会因此突然退网或者关门,更多经销商维权事件也频频爆发,主要围绕2个方面:4S店退款问题。包括品牌保证金/建店保证金、剩余车款、返利等; 车主售后问题。包括售后配件供应、车主维修保养项目及质保等善后动作。
2、力帆汽车 2020年8月24日,力帆股份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在6个月内,近10家车企面临破产。除了力帆汽车,还包括赛麟汽车、博郡汽车、众泰汽车、东风雷诺、绿驰汽车等。
3、对于其他濒临破产或已经破产的品牌,消费者在购买其产品时也需要注意售后服务问题。虽然有些品牌的售后服务可以由其他公司或机构接手,但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如此。因此,在购买这些品牌的产品时,消费者需要谨慎考虑,确保售后服务有保障。总的来说,虽然破产品牌的产品价格便宜,但购买时仍需谨慎。
4、在等待配件期间,车主不应继续使用车辆,因为车子已经出现故障,继续使用可能会有危险。如果急需用车,可以考虑租车。 如果车企倒闭,尤其是需要更换零件时,可能会比较麻烦。因为零件供应商不会在没有EOP(停产)零配件协议的情况下继续生产配件。
欠薪、关店、停产,下一个倒闭的造车新势力是谁?
年,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换言之,中国市场的造车新势力数量在5年间骤减90%,大批的车企倒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之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更是直言,5年之后可能只有25家,10年之后可能只有10家之内。何小鹏这样的论断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说白了,奇点汽车的失败只是众多造车新势力的一个缩影,而奇点汽车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沈海寅步子迈太大。沈海寅认为,想要造车就必须先造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先造厂后造车的做法无疑是自寻死路。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已经有一些造车新势力车企开始掉队,甚至逐渐走向倒闭深渊。近日,有媒体报道,天际汽车(长沙)发布通知称,受公司资金情况和生产与销售计划影响,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产、停工政策。停工停产期间,员工社保仍按照原基数申报。
今天汽车圈又爆新闻,著名造车新势力之一的“拜腾汽车”被传从明天(7月1日)起暂停中国区业务,全员待岗。拜腾汽车,自2017年成立以来,共进行4轮融资,总金额约84亿元。
18家车企消失,2023年的车市正在经历一场大清洗
1、乘用车企的数量是82家,而到了2023年9月份,乘用车企的数量已经变成了64家,9个月的时间,中国境内的乘用车企数量减少了18家。在SUV细分领域,2022年末,中国车市一共有328款车型录得销量,2023年9月份,这个数据变成了292款。
2、中国车市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正在经历疯狂内卷和价格战, 也正在经历行业周期性阵痛和成长性波折。
3、而前10名中,曾经的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纷纷跌出前十,车企的整体销量排名每个月都在刷新,也直接影响着其背后母公司的表现。 结合《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来看,乘用车方面,14家上市公司的2023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有6家为负增长,其中5家降幅达到两位数,长城汽车净利润同比降幅更是达到834%。
4、自2018我中国的汽车市场遇到第一次寒冬期以来,很多传统车企的销量也出现了断崖式的负增长,但是进入2019年,汽车市场还面临下行的压力,而刚刚过去的10月,车市同比降幅收窄,“金九银十”的走势也低于预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