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朱哥亮 谈谈中国企业的工匠精神
▼
最近流行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等你的灵魂。?
这句话出自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泰戈尔的原话:“请你走的慢一点儿,等等你的灵魂。”
(第一位亚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1861-1941)
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大规模的野蛮式增长应该结束了,现在无论是时代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呼吁回归“工匠精神”,都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
根据国际惯例,
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教育、医疗、通信、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比例迅速增加,住房和汽车等大额消费开始进入普及阶段。
当人均GDP收入超过5000美元时,人们开始不仅关注消费的数量,而开始关注消费品的质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挑肥减瘦”啦,但是这还停留在物质上或者说功能的消费上。
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更加在意生活品质和生活感受。
中国现在很多发达地区,人均年收入早就超过了8000美元。消费升级这二年快速来临。
消费升级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下一波红利
在本轮消费升级中,品质消费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品牌认知走过符号阶段,真正的品牌消费开始崛起。粗制滥造的东西将渐渐没有市场。高品质的产品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说二个特别的现象:
█ 一、方便面为什么一下子卖不动了?
多少年来,廉价的方便面是学生族、上班族的最爱,也是小卖部的标配、中国人的春运“神器”。在前几年的出国热潮中,中国人出国学习、旅游都不忘带上方便面。
近几年,方便面市场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中国方便面销量已经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2015年中国方便面的销量更是大幅下滑12.6%。
这就是时代观念的“突变”,方便面一直是“临时性充饥型产品”的代名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这几年,随着80、90后、0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这些富余起来的孩子们需要更好的口味,更高品质的“享受型产品”。所以,你看那些有特点“私房菜”,“主题餐厅”;有特色的专业店,如“酷虾”“虾仕”“江边城外烤全鱼”等等异常火爆。而代表匠人精神的各种老字号小吃店更是焕发青春,备受青睐。
█ 二、小米手机的销量为何会大幅下降?
难道那只风口上的猪要摔下来了吗。
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玩转高科技实业。2010年才成立,从一个完全不知名的手机一度发展到市值45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2012-2013年小米最鼎盛的时期,那时可是风光无限,人们买手机首选小米。
刚到2015年,小米已经没有了众星捧月之势。小米的发展一时间似乎已经成为了业界的负面案例,小米这只风口上飞起来的猪,似乎已经摇摇欲坠。相比2015年的全行业第一,2016年小米萎了,而且萎了不少,销量锐减,下滑了36%!小米手机从国产手机老大的位置上跌落下来,更被华为手机甩的越来越远。
小米手机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发烧廉价的定位,而随着小米手机一路发展,更被贴上了屌丝的标签,小米的品牌定位确实很尴尬,小米也想极力扭转,但印象已根深蒂固,改变难度很大。
?我认为小米衰落最主要原因:
1
没有核心技术
这是小米最被诟病的问题。而华为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则是一直以技术立命,一开始就给人特高大上的感觉。
2
盲目多元化
“专注、极致、口碑、快”曾是雷军口中所总结的成功秘诀。如今这些秘诀从小米这家公司身上淡化了。小米的产品线让人眼花缭乱:小米路由器、小米盒子、小米电视 、手环、体重秤、血压计、儿童智能手表、小米接线板、小米双肩包、空气净化器、无人机等数十款款产品,这是典型的横向拓展路线,小米不再专注于手机,在贪婪的产品多元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虽然雷军号称“雷布斯”,但是,肯定不是神,这么多产品,你都能做好!不可能。
我们上面说了,消费升级是这二年中国消费市场明显趋势 ,而小米正好背离了这一趋势。
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中国社会现阶段为什么小米手机火了一阵子突然衰退了,而更讲品质与质量,更贵的华为手机异军突起。
未来十年是消费升级的黄金时代。
消费升级将是细分领域上全面的品牌争夺,任何一个品类都将有新品牌诞生。未来 5 到 10 年,消费主力是 90 后、 00 后,这批人消费习惯区别于老一辈,有很明显的特征。这批人没有经历过物质稀缺的年代,消费观念中没有节衣缩食,是价值敏感型而不是价格敏感型; 消费升级可以简单理解成两个字--“更好”。这个时代,消费者愿意而且有能力为更好的消费体验和更好的产品买单。
更好的产品是更好的品质,更好的品牌,更好的精神内涵; 更好的消费体验指的是更好的渠道,更好的服务,更好的物流配送。
尼尔森是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资讯和分析服务的提供商,服务对象包括消费产品和服务行业,以及政府和社会机构。1923年由现代市场研究行业的奠基人之一的阿瑟.查尔斯.尼尔森先生创立,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每年发布各种市场预测报告。
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快速消费品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延续,消费者更青睐于购买高品质,特别是对健康有益的产品。
消费升级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下一波红利。
没有工匠精神的企业不一定会死;
有了工匠精神的企业才能活的更好!
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一定会进入品质与品牌的发展阶段,德国、日本、瑞士的昨天,也就是我们的今天,他们的产品质量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好的。德国、日本的产品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正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建立起来了今日产品的国际地位,靠的就是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
2017.04.2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