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亲王奕劻的后代简介
庆亲王奕劻,生于1838,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辅国公绵性长子。清制王爵,正室封福晋,侧室封侧福晋。亲王最多只能有福晋五位,而奕劻竟有六人,地位特殊。
虽然是皇族中比较远的一支,但在晚清政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恭亲王之后最有权势的王爷,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信任。清帝退位,庆亲王避居天津租界,1917年病逝。
清制王爵,正室封福晋,侧室封侧福晋。亲王最多只能有福晋五位,而奕劻竟有六人,地位特殊。
庆亲王奕劻的后代简介:
长子载振 (母:大侧福晋合佳氏),有四子。载振生于1876年,1902年出使英、法、美等国,翌年赴日考察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归国后奏请设商部,任尚书。商部后更名为农工商部,载振仍任尚书。此时不过三十岁,可谓少年得志。1907年,因与女伶杨翠喜闹出绯闻,被迫辞职。辛亥后居天津租界,远离政治,偶尔从事一些金融商业活动。1947年底病逝。
庆亲王和儿子载振
二子载傅(母:四侧福晋刘佳氏),有二子溥均,溥铭。载搏,生于1887年,封镇国将军。
三子载授(早殇)
四子(早殇)
五子载抡 (母:四侧福晋刘佳氏)妻子是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女儿。他与慈禧太后的胞弟承恩公桂祥是儿女亲家,即他的女儿嫁给桂祥的儿子。只有一子溥钰。
六子载镨(早殇)
另有格格12人,其中大格格嫁蒙古亲王那彦图,四格格嫁裕禄第九子。
庆亲王为什么不上位
关于庆亲王为什么不上位网上并无相关说法,但小编认为庆亲王奕劻只是清朝皇室比较偏远的一只,凭借对慈禧的忠心而游走在权力的中心。但是权力再大也不可能上位取代皇帝,即便没有溥仪也会有更合乎当政者利益的人选存在。
庆亲王于1917年已经逝世,但中纪委在2015年却点名批评了大清庆亲王,这又是怎么回事哪?
2015年2月25日,春节长假之后第一天,中纪委网站刊登了《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一文。文章认为,对于身处民族复兴大时代的我们,庆亲王是一本居安思危的好教材,是我们应该照一照的镜子。
全文如下:
一
庆亲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声也不太好,官运却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后负责外事、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最后升到首席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当然忙得要命。
但是庆亲王业余时间更忙,忙啥呢?吃饭、打牌、投资。
请客和吃请是他每天必修课,主题多是庆贺生日。当时成功人士都是老婆一群、孩子一堆,所以庆亲王不是在主办宴会,就是在出席宴会的路上。
然后就是打麻将。为了讨老佛爷喜欢,他竟然把麻将牌引入宫中,手把手地将搓麻技艺推广到人,从宫女到太监,无不乐此不疲。
当时大清正是内外交困,慈禧需要舒解心情,所以对麻将引进工作十分满意。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庆亲王不时让他的一个小老婆进宫,不是陪老佛爷、就是陪老佛爷身边工作人员来两圈。这位女士每次进宫陪打,随身带去的银票总是不够输。功夫不负有心人,庆亲王因此不断得到提拔重用。
有人实在看不下去,郑重提出批评意见。慈禧耐心地做人家思想工作:
“他啥水平我能不知道吗?但是看来看去,还是他贴心。”
说庆亲王没本事还真有点冤枉,至少他的理财水平出类拔萃。
清朝中央政府官员工资并不高,要想理财,先要解决无财可理的问题。对此,监察机关直指庆亲王“细大不捐”,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他的生财之道就是卖官,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好得很。
中层干部段芝贵送上白银10万两,立马买到了黑龙江代理巡抚。这样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他住的是和珅的老宅,社会上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庆氏公司总经理!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稍早,简·爱小姐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年薪30英镑,生活就比较体面了;达尔文买了一幢带花园的豪宅,不过2000英镑。
庆亲王理财很有天赋,也有超前意识。虽然外国银行已经进入中国,但是八国联军侵华硝烟未散,人们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大家耻于与外国人打交道,更愿意到中国人的银行或钱庄存钱。
庆亲王却格外青睐外资银行,特别是英资汇丰银行,民族金融机构里没有他一厘钱。要是迟生一百年,庆亲王肯定是个家小在外、见首不见尾的“裸官”!
二
庆亲王的业余爱好直接引领了官场风气和社会风气。
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当时北京的餐饮业、娱乐业十分发达。从前门大街到八大胡同,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洗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澡堂子、戏园子,茶楼、青楼的生意也被带火了,大小官员和成功商人永远是这里的主角。
倒霉的段芝贵在上任途中就被撤职查办,而卖官的庆亲王却安然无恙,照样每天忙于饭局、牌局,进出外资银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梁士诒、那桐、曹汝霖等大人物,都是洋银行的大客户。对此,连老外都忍不住了,莫里循毫不客气地写道:庆亲王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在坑害这个国家。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仰天长叹:“锅里的水都烧开了,鱼竟然没感觉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日历已经翻到了1911年6月。
辛亥枪响6年后,庆亲王奕劻寿终正寝。已经丢了江山的清皇室这才明白过来,给他加的谥号是“密”,意思是“查找不足,认真整改”!无论对于庆亲王本人,还是对于清皇室,这个时候再来总结经验教训,显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于身处民族复兴大时代的我们,庆亲王是一本居安思危的好教材,是我们应该照一照的镜子。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