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凤爪、老干妈,被誉为中国人的“三大神器”,东西虽小,却能做成大生意,“老干妈”的陶华碧凭借老干妈辣椒酱年入十多亿。而今天创享智库要和大家分享的凤爪界“一哥”鹿有忠,也同样不简单,他的有友食品年收入10个亿, 被誉为“泡椒凤爪第一股”。
鹿有忠
然而,这个过程也并不容易。在鹿有忠成功之前,他也曾有过负债累累、走投无路的时候。如今,有友食品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也一举成为了细分领域的王者,在这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鹿有忠都经历了什么呢?
1
吃货打造“舌尖上的泡椒”
1981年,鹿有忠从饮食公司下海经商,对吃特别有研究的他决定做餐饮。他尝试着做了一些小打小闹的饮食买卖,甚至还卖过小面,但都没有成功。餐饮行业竞争激烈,他很难找到自己的品牌,为此,夫妻二人愁的吃不好、睡不香。
一天晚饭,看着满桌子的菜,鹿有忠夫妻二人却总觉得这顿饭不够完整。
妻子赵英意识到是因为没有泡菜不习惯,他对鹿有忠说:“泡菜深受重庆人的喜爱,以前来店里吃火锅的顾客吃饭时都不会忘了点一份泡菜下饭,为什么我们不可经营泡菜呢?”
鹿有忠眼前一亮,重庆人爱吃泡椒,那自己就应该在泡椒上做点文章,不妨创新一下,生产泡椒系列菜品。回锅肉、鱼、牛蛙,甚至小菜都成了泡椒菜品,虽然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却是别具一番风味。
泡椒菜品在鹿有忠经营的饭店里深受食客欢迎,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地吸引了很多人,鹿有忠的生意越做越大。1994年前后,鹿有忠一口气在成都和重庆又开了三家店,并在成都建了一间工厂。
看到泡椒菜品的魅力,鹿有忠又突发奇想:“把肉泡了会是什么味道?”朋友们都笑他异想天开,鹿有忠却和厨师研究起来。
煮熟的凤爪、猪耳朵、猪尾巴等被放进了泡菜坛子,推出后,泡椒凤爪异常火爆,不少人吃完还要打包带走。就这样,泡椒凤爪火了。
2
从负债百万到年入近十亿
泡椒凤爪这么火,鹿有忠决定做一单大买卖,把泡椒凤爪做成袋装食品,进行规模化生产。
1997年,他创办一家食品厂,第一单就要生产700件泡凤爪。然而,没有任何保鲜技术的袋装凤爪全部胀了袋,700件泡椒凤爪全部坏掉,价值27万元的货一下子没了。
鹿有忠请了专家研究保鲜技术,他也天天泡在实验室。时间不断过去,经费越来越多,研究却依然没有进展。跟着鹿有忠一起创业的元老陆续离开,酒楼的生意因疏于打理而低价转让,鹿有忠损失500万家产,还欠下了百万余元债务。
幸运的是,专家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鹿有忠跟亲戚朋友借了钱,在重庆重新建厂房,开始大批量生产泡椒凤爪。之后,鹿有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与泡凤爪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并在2001年7月正式获得授权。
有了专利和认可度,鹿有忠的有友泡椒凤爪迅速占领市场。
如今,有友的泡椒凤爪占据全国份额的约30%,在川渝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50%。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有友食品分别实现营收8.80亿元、7.52亿元和8.27亿元,实现净利润1.19亿元、1.08亿元和1.22亿元。
3
借助资本攻占更多味蕾
2014年11月20日,有友食品正式登陆新三板,是休闲食品业进入资本市场较早的一批企业,几年来,有友在新三板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是被分到创新层的“尖子生”。
而“尖子生”向来都有更高的追求,2015年11月,有友食品首次公开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告,并于2015年12月16日开始停牌。
2017年2月17日,有友食品对外称已获得证监会IPO申请审查反馈意见通知书,并对审查意见积极反馈中,争取更早完成IPO。
只是,上市之路也没有那么简单,凭借泡椒凤爪,有友营收不愁。但是,正因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于小小凤爪,也存在主营过于单一的风险。好在目前凤爪这类休闲食品仍然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据悉,目前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达到7350亿元,其中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未来仍将保持10%左右的复合增长。像有友这样的休闲食品企业,也都希望借助资本力量攻占更多的味蕾。
从投入全副身家到现在亿万富豪,对泡椒凤爪的执念成就了鹿有忠,也造福了广大吮手指的吃货!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