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我们一直看重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而忽视了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
其实,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因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的能力。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01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给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提供了一个大宝藏——满屋藏书。
苏轼两兄弟就这样从书堆里泡大了。
1057年,20岁的苏轼带着弟弟进京赶考。
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
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
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哪些,说出来吓死人。
除了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
这十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考完阅卷,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手舞足蹈。
欧阳修接过一看,啧啧赞叹:“真是妙文啊!”
他提起笔,立即想把此卷圈为“第一”。
正要下笔,他忽起一念:“这肯定是我弟子曾巩所写,我若将他圈为第一,其他人必会觉得不公。”
于是笔锋一转,将此卷定为“第二”。
哪知解封一看,此卷作者竟是苏轼。
宋仁宗高兴坏了,连连感慨:“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清平宰相!”
很多人感慨:“我要有苏轼的天赋就好了。”
他们以为苏轼的成功全靠天赋,
却不知其成功更多源于后天的勤奋。
02
在新旧两党的反复得势和失宠中,
苏轼总是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新党看他像旧党,旧党看他像新党。”
左右不受待见,所以经常被“误伤”。
从政40年,他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
最高时,他做过中央部长、皇帝秘书,
最低时,他做过县处级民兵副团长。
不管是仕途顺达,还是逆境当道,
苏轼都始终保持着人格的超然独立,
不因“进”而流于逸乐,也不因“退”而短其气节。
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 苏轼《获见帖》
03
1079年,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
上任后,他例行公事,
给皇上写了一封感谢信《湖州谢表》。
引发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受此牵连的文人官员多达数百人。
惊闻皇帝要杀苏轼,苏粉们都坐不住了。
▲ 苏轼《宝月帖》
苏轼这家伙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
有本宋朝人写的笔记,叫《瓮牖闲评》。
《瓮牖闲评》记载了一些关于苏粉的故事。
比如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同刘敞兄弟乘船游西湖。
游览途中,一女子突然驾船追上来。
此女子气度娴雅,容貌俊美。
她怀抱琵琶,对着苏轼深情唱到:
“我年轻时超级仰慕君,一心就想嫁给君。
可却日日思君不见君,苦等渴盼多年后,
以为今生没机会见君了,才嫁为民妻。
今天能见君一面,死也值了。”
不但女人喜欢苏轼,男人也喜欢。
北宋学者章元弼,娶了美女为妻。
婚后,美女发现丈夫老喜欢整夜读苏诗,
便恼了:“你爱苏轼胜过我,把我休了吧。”
哪知道章元弼真的把她给休了。
不但平民士人喜欢苏轼,皇帝也喜欢。
宋史有载:“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
▲ 苏轼《新岁展庆帖》
苏粉们大声疾呼:“苏轼可杀不得啊!”
神宗本也是苏粉,但他这次铁了心了。
“苏轼抨击新法,朕要杀一儆百。”
这下,连退了休的三朝元老张方平都坐不住了:
“苏轼乃奇才,实在是杀不得啊!”
神宗不睬:“任何人都不能阻碍变法改革。”
苏轼眼看就要命丧黄泉了,
这时,他最大的粉丝曹太后站了出来。
曹太后叫来神宗,讲了一个故事:
“那一年,仁宗皇帝高兴地对本宫说,
今日我选了两个宰相之才——苏轼和苏辙。
我老了,用不着他们了,
我要把他俩留给子孙们用。
如今你不但不用苏轼,还要杀他。
你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仁宗皇帝啊!”
神宗说:“那我就把他们都放了吧!”
曹太后说:“不必都,只放苏轼一人就行。”
苏轼就这样得救了。
大难不死的他被神宗下放到湖北黄州,
任职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黄州民兵副团长。
他“人生的盛宴”就从这里开始了。
▲ 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
04
苏轼带着一家20多口来到黄州。
可副处级干部,工资实在太低了。
“我没法养活一大家子人啊。”
于是他就去求见黄州太守徐君猷,
“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
徐君猷刚好也是苏轼的粉丝:
“那我把东门土坡50亩荒地给你吧!”
苏轼带着一家人,开始了垦荒种粮大生产。
这片坡地虽然贫瘠,但足够大,
种上粮蔬,倒也勉强可解决一家温饱。
苏轼万分感激这片城东门外的土坡,
于是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东坡居士。
一日,苏东坡与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
友以蓼菜、新笋等野菜相待,
苏轼品尝后,举箸慨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经过仕途的起起落落后,
苏东坡终于悟得——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对生活的超逸,
不为名权利所困,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这一生,与其羁绊于名缰利锁,不如在心里修篱种菊。
▲ 苏轼《东武帖》
第二年三月初七,朋友劝苏东坡:
“这片地太贫瘠了,种什么收成都不好。
离这不远的沙湖,有块稻田要出售。
卖得也不贵,你可以去买下来。”
苏东坡觉得这建议不错,便和朋友们欣然前往。
哪知走到半路,突然天降大雨。
朋友们东奔西窜,狼狈地找地躲雨。
苏东坡却悠哉游哉,一边走路一边吟诗。
回家后,他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把苏东坡悟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后的超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拄竹杖穿芒鞋,谁怕啊?
我依然笑着,“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头望望走过的路,虽然风雨萧瑟,
但那又如何,我信步归去,
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苏轼就在黄州迎来了另一个生日——他真正理解了自己。
苏轼就此死了,而另一个苏东坡就此活了。
▲ 苏轼《归院帖》
05
1082年,苏东坡贬官黄州的第三年。
这年寒食节,下了一场很久的雨。
苏东坡凝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帘,
突然间有了写字的冲动,
于是研磨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寒食帖》。
这纸《寒食帖》,若论诗意才情,
在苏东坡三千多首诗词中,实在是平平。
但那起伏跌宕的书法意象,却震撼千古。
这张帖,乍一看,字形并不漂亮,
时大时小,时长时短,时宽时窄,时疏时密,
似乎完全失去了书法所讲究的规矩和法度。
但随意率真,恰恰是《寒食帖》的最大特点。
世人之书法皆追求俊挺华美,
而苏东坡在经历几番起起落落后,
终于悟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所以在艺术上再也不去追求什么法度规矩,
为文写诗填词作画只强调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
“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
从此,他所有艺术门类都迈入超级大师境界。
这纸《寒食帖》,就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稿》。
▲ 苏轼《寒食帖 》
不求法度不循规矩的苏东坡,
就此一举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书法方面,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
在绘画方面,他是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之一。
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皆是大师。
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苏东坡第一流的作品,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寒食帖》等等,
大都是他被流放黄州之后的作品。
这恰恰应了那句话: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制订规则的人,而不是遵从规则的人。
苏东坡不求法度不循规矩,
不求别人关注,只求自己舒服。
所以为文写诗作画便如入无人之境,
敢于用情放胆,荤素雅俗皆不避。
只为取悦自己的他,没想到却取悦了全中国。
这就是苏东坡的艺术哲学——在己体道。
人性都是相通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也属于大家。
在己体道,其实也是成功之道:
先要把握住自己,才能把握住别人。
把握住了自己,也就把握住了别人。
▲ 苏轼《枯木怪石图》
06
苏东坡被调往徐州做知州时,
刚上任一个月,就遇到黄河泛滥。
洪水汹涌而来,把徐州城团团围住,
徐州城就靠一座城墙把洪水挡在外面,
城墙若一垮,全城百姓都会完蛋。
百姓人心惶惶,都准备四散逃亡。
苏东坡却派人在城墙上搭了个草棚。
他不回家,就住进了这个草棚里。
“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呢?”
见市长如此无惧,民心就安定下来了。
民心一定,苏东坡就带领百姓抢修堤坝。
在城内修一条堤坝,从里面托住城墙。
修了一月,洪水还是不退,老百姓都累瘫了。
苏东坡便跑去向城内禁军求援。
禁军本来只听皇帝号令,地方官无权调动。
但禁军头领看到浑身泥浆、面容憔悴的苏东坡,
眼睛顿时湿了:“文官尚如此,我这个武官岂能为了保命而误苍生。”
他立命禁军跟随苏轼抢修堤坝。
堤坝修好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保住了。
▲ 苏轼《潇湘竹石图》
80多天后,洪水退去。
苏东坡却毫不停息,带领百姓在城外大修水利。
北宋时,黄河泛滥周期大概是四五十年。
洪水退了,苏东坡本可以完全不管了,
因为他的任期内不可能出现第二场洪水,
但他依然大修水利,他不追求任期效益,只求为老百姓多干几件实事。
很多官员一遭贬谪一受打击就自暴自弃,
但苏东坡不,无论遭遇什么不公平对待,
他都始终坚守一个原则: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
他有句名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
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他都活得像雷锋。
流放杭州,他疏浚西湖,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流放惠州,他改善民生,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
流放黄州,他大兴慈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孤儿院。
…………
真可谓“苏轼流放三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苏东坡每每离开此地、调任彼地时,
当地老百姓便夹道相送,涕泪横流。
苏东坡实在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公仆。
他的工作哲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
就是“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
成了,固然值得欣喜;败了,我也坦然无愧。
07
62岁时,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儋州。
当时的海南,是彻彻底底的蛮荒之地。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
流放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但苏东坡硬是把这个蛮荒之地变成了“诗和远方”。
没有好吃的东西,他就开发了牡蛎。
他给三儿子写信说:“牡蛎这玩意太好吃了,千万不能让朝里士大夫知道哦,他们知道了一定要争着来海南,那我就没得吃了。”
没有朋友陪我玩,那我就自己找乐子。
怎么找?他居然办起学堂,教起了书。
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
苏东坡就是这么逗逼。
1094年,苏东坡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惠州。
朋友们纷纷写信来安慰他。
他却回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要我低头,门也没有。
苏东坡就是这么逗逼。
没错,苏东坡的处世哲学就是:我要做一个大逗逼。
怎样做一个大逗逼?
那就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在贬谪流放中,他开启了一个个逗逼模式。
他有多逗逼,我们随便举两例。
流放黄州时,苏东坡酒瘾犯了。
当时政府是不允许私人酿酒的。
“但苏东坡酒虫蠢动,就偷偷酿了酒。”
不料酿酒之事很快就被衙门知道了。
官员责怪:“你怎么不听话啊?”
苏东坡回答:“余欲听之,而口不可。”
我脑子已经决定听话了,但我的嘴不听啊。
私自酿酒且不说,他还嫌没有菜下酒。
听说一小青年家的耕牛生了重病,
便鼓动说:“死了只能贱卖,不如早杀贵卖。”
小青年真把牛给宰了,给他送了一大块来。
老苏就邀约一大帮狐朋狗友,
在东坡上搞起了一个大party,
点篝火,烤牛肉,喝私酒,不亦快哉。
最后把禁酒官员都吸引来了,大醉而归。
还有一次,老苏喝酒后回家太晚。
到家已是三更,家里小童早已酣睡。
苏东坡敲了几次门,小童都没回应。
他只好跑去江边听了一夜潺潺水声。
第二天,他回家就写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写完此词后,他立马想到了一个恶作剧。
他赶紧让小童把这首词送到城里去传阅。
太守拿到这词一看,立马吓坏了。
“江海寄余生,这不是要跑路的节奏吗?
苏轼要是跑了,我的乌纱帽可就难保了。”
他赶紧跳上马,直奔东坡住所。
到了住所一看,发现老苏正鼾声如雷。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简直就是为苏东坡量身定做的。
他的处世哲学就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我要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大的快乐。”
于是,他活成了宋朝最伟大的大逗逼。
08
1061年,年轻的苏轼结识了章惇。
两人结为好友,一起同游黑水谷。
并在石壁上刻下:“章惇苏轼到此一游。”
但后来章惇站队新党,从此远了苏轼。
后来旧党得势,他就被流放了数年。
后来新党再得势,章惇官拜相位。
重新得宠的他便展开了疯狂报复。
昔日老友苏东坡也成了他的嫉恨对象。
他一脚就把苏东坡踢到了岭南惠州。
人人都觉岭南苦,苏东坡却活得逍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老苏之诗传到京城,章惇一看就恼了:
“你活得挺滋润嘛,那我把你踢到海南。”
于是老苏就被流放到了蛮荒之地儋州。
1100年,宋钦宗赵桓继位后,
立即废了章惇,并派人让苏东坡返京。
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老苏必定官拜宰相。
老苏才走到洪州,章惇之子就送来了书信:
“恳求坡老为相之后放过我父子俩。”
苏东坡回信说:“轼与丞相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故无所增损也。”
老苏有句名言:“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理解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局限,
知道世界喜欢在荒诞里闹成个兴高采烈的样子,
所以他从不把别人的荒唐看得太重。
这就是苏东坡的社交哲学:知世故而不世故。
这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由两部分组成:
一半是“人情世故要看透”,看透人性,宽恕人性。
一半是“赤子之心不可丢”,永远以赤子之心待人。
章惇以为苏轼会如何,哪知他根本不挂怀。
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永远宽恕。
一次,老苏跑去贫民朋友老刘家玩,
老刘正在做糕饼,苏东坡拿起就吃,
觉得又酥又脆,问:“这饼叫啥名啊?”
老刘说:“还没名呢。”
老苏也不管人家,马上说:“那就叫‘为甚酥’(为什么酥)吧。”
一次,老苏跑去贫民朋友老潘家喝酒,
觉得味酸,也不管人家,就说:
“你这肯定是做醋放错了水吧?这酒干脆就叫‘错著水’(放错水)吧。”
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率真。
老苏和名僧佛印是好朋友。
有一次,他写信给佛印说:
“我已修炼到八风吹不动,不贪婪,不嫉妒,不生气。”
佛印回信写了两字:“放屁。”
老苏气得半死,立马过江找佛印理论。
佛印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老苏马上就懂了,乐得哈哈大笑:
“我的修行还真是如放屁啊!”
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性情。
老苏有位画家朋友叫文与可,
特别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
一次,老苏写信威胁文与可说:
“你不给我画竹的话,我就到处去乱画,并在画上写上你的名字。”
文与可也极好玩,他给老苏写信说:
“我给很多人说了,你画竹很厉害,但要想得你的画,得用做袜子的布料来换。”
两人经常互开玩笑,不亦乐乎。
后文与可去世,他大哭了五天。
差点把一双眼睛都哭瞎了。
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深情。
因为宽恕、率真、性情,深情,
老苏赢得了朋友遍天下。
无论被流放到哪里,都有许多朋友来看望他。
他有一个朋友叫马梦得。
这个马梦得太喜欢老苏了。
老苏被流放后,他便辞官不做了。
老苏被贬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这一跟就是二十年。
老苏还有一位朋友叫巢谷。
老苏入朝当官风光时,他从不想见面沾光。
老苏被贬黄州后,他却飘然而至,
全心全意地来做东坡孩子的私塾老师。
无论被流放到哪里,老苏都这样被朋友们宠爱着。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很多人都想问老苏知交遍天下的秘诀。
其实就是那七个字:知世故而不世故。
人情世故要看透,赤子之心不可丢。
09
老苏被贬黄州时,写过一篇《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篇《猪肉颂》,其实就是“东坡肉”的烹饪方法。
北宋时,达官贵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猪肉。
老苏被贬黄州,囊中羞涩,买不起羊肉。
他这个好吃狗,哪能天天吃素啊!
于是就打起了贱如泥的猪肉的主意。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明了“东坡肉”:
“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时它自美。”
这句话后来也成了做红烧肉的最高理论指导。
老苏是北宋著名的美食实验家。
他一生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等60多道著名菜肴。
这也是他的生活哲学:审美地生活。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活得美,活得有意思。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这就是苏东坡的生活哲学。
▲ 苏轼酿蜜酒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酿酒师。
每每流放某地,他便就地取材。
自酿美酒,款待朋友。
流放密州时,他用土米酿酒。
流放黄州时,他用黄豆酿酒。
…………
他一生中酿过米酒、蜜酒、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万家春酒、罗浮春酒、酴醿酒等多种酒品。
还撰写了《东坡酒经》一文。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宋朝酒品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因为酒,他留下了无数诗篇。
比如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茶艺师。
老苏有句名言:“从来佳茗似佳人。”
好茶似佳人,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他专注烹茶,留下了许多茶道圣经,
比如他在《试院煎茶》诗中说: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他与名相司马光的“墨茶之辩”,
更是被誉为茶道中的“千古真经”。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旅游家。
老苏被贬黄州,穷得吃不起饭了。
但依然穷中作乐,四处寻山玩水。
那篇宋词中的千古绝唱《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还是北宋最有名的段子手、瑜伽修行者……
他拥有的头衔实在是太多了。
10
学习他的生命哲学,可得“清欢”。
学习他的艺术哲学,可得“境界”。
学习他的工作哲学,可得“欣然”。
学习他的处世哲学,可得“逗逼”。
学习他的交往哲学,可得“天真”。
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趣味”。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悦“读 | 中国古窗,格出一墙的浪漫
如果说中国古窗,
是古建筑上的一双眼睛,
那么,窗格,
则格出了古人生活的浪漫。
中国的古代工匠,
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形,
将一扇简单呆板的窗户,
变得充满了流动的气息。
在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
窗户上本身的花纹图案,
产生的富有变化的光影,
成为房间里最美的留痕。
一种若隐若现的美丽,
一种时光走过的纹路,
一种刻在窗户的祝福。
方方小小的窗格,
久远地萦绕在古人的心中。
透过唯美隽秀的古窗格,
目之所及,皆是一种美。
西落的残阳,脉脉的斜晖,
归飞的宿鸟,摇曳的竹影,
远逝的残月,阑珊的灯火,
窗格记载了四季的轮回,
演绎了生命的悲喜离合。
在窗格的光影下,
不仅有冬梅夏荷,花鸟鱼虫,
更蕴藏了窗里人的绵绵思绪。
古诗里的窗格,别有韵味,
穿越千年而来,情深意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秉烛长谈的那夜,窗牖剪烛的深情,
是雨夜中独自一人的无尽思念。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纵使生死阔别十年,梦里的她,
依旧是当年窗前梳妆打扮的美丽模样。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
一枝寒梅的剪影,勾出一扇记忆的窗,
梅影身后,那扇窗之所在是我的家乡。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一个人守着一扇窗,简静深沉,
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
不写高楼玉宇,只道窗前风景,
唐诗宋词缓缓地从窗格里流过,
千百年来,美丽着诗人的灵魂。
思念,慵懒,惆怅,悠闲,
每一种心情都是一种永恒的梦境。
所有的世间美景,
出现在中国的古窗之外,
所有的诗情画意,
流淌在窗格的镂空之中。
隔窗而望是世间桃源,
临窗而立是岁月人生,
窗格是中国人浪漫的描画。
"悦“读 | 3月最值得去的10个地方
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春暖花开时,
酝酿了一个冬天的旅行,
早就迫不及待,
想要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放下身边的纠葛,
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自然的无限魅力了。
西藏林芝
西藏的春天是从林芝开始的,当西藏还未退去银妆,林芝的桃花已如醉霞绯云般地争奇斗艳。
林芝的春天以桃花初绽为讯号,一朵两朵,一树又一树,铺满山坡,伸向河谷,蔚然成花海。
春天的林芝芳菲灿烂,圣域的雪山蓝天辉映与胜似江南的原生态田园风光,宛如世外桃源。
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有人称为西藏的江南。沿路拾获春色点点,看尽一路桃花、雪山、云雾与流水。
林芝的桃花如藏族姑娘脸上美丽的高原红,不仅能让人欣赏“雪域江南”那独特的旖旎风光,更能让人领略西藏最浪漫、最美丽的春天。
粉嫩的桃花,映衬着湛蓝的天空。一年之春,此时来到林芝,绝对会是一场少女心爆棚的浪漫约会!
福建漳平
“中国樱花美,漳平最先开”。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漳平市永福镇迎来了一年中最盛的花事。
这里被称为“大陆阿里山”,春天有百万株樱花竞相开放,中国红、多重樱、吉野樱、云南樱等等,给人们带来浓浓春意。
茶山云雾茫茫,随山势起伏,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清幽的茶香。
漫山遍野的樱花将整个永福打扮得花团锦簇,与绿色茶园相互辉映,令人顿时放松心灵。
这里还打造了花语梯、香雪海观景台、樱缘桥、浴花亭、十里花廊、风情水车等景观,是春天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云南罗平
罗平地处云南省东部,每年的春节过后,罗平坝子便是油菜花的海洋。这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并且荡漾着清香。
放眼望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金黄,无论什么人,无不感叹罗平是“金玉满堂”之乡。
观赏罗平油菜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1月至4月上旬,其中黄金时段是3月中。
罗平县境内居住着汉、彝、布依、苗、回等民族。其中以布依族最为集中多见。
成片的金黄色漫开来,淹没着田野村庄和房屋,晴朗的潮湿空气中似飘满了花粉般质感的微尘,让人领略到高原花海的万种风情。
每年2-3月,世界上最大的天成花园,无边无际的金黄色海洋,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让你置身于花的海洋。
by清风晓雾
四川嘉阳
在四川乐山嘉阳,有一个古老的蒸汽火车,穿行于美丽的花海之中,充满了原生态的气息。
窄轨的小火车看上去就感到很亲切,它像一个硕大的玩具,让你回忆起童年;坐上去就感到很兴奋,它仿佛把你带进了儿童乐园,让你童心飞扬起来。
这个吐着白雾、鸣着汽笛的黑铁皮长龙轻轻的摇晃着身子,越过田野,爬上山坡,穿过隧道,路过农舍......
在绿色的山野中欢快地奔跑着,展现着原生态火车的风采。车窗外的梯田,水库,果树,鸡鸭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可触,令游客兴奋不已。
桂林阳朔
在桂林山水王国中,在离都市最近的地方,有一个“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静伫立在城市边上,不张扬也不造作,一派天然风光。
踏进“世外桃源”,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清波荡漾的燕子湖,宛如少女的明眸脉脉含情,湖岸边垂柳依依,轻拂水面。
放眼望去,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
乘坐小船进村也要穿洞钻桥,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除此之外,你还能看到壮族的村寨,侗族的风雨桥,听到苗族的情歌。
四川阿坝
梨花处处,独赞金川,三月梨乡,草长鹰飞,沐浴着春日的金辉,梨乡大地万亩梨花绽放,绵延百余公里的大金川两岸粉装玉砌,展现出大金川这雪域江南的壮阔与秀美。
阿坝州的春天温暖美丽,一路都是繁花盛开,尤其是金川的梨花,盛开如雪。
每年的金川梨花都会吸引无数的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前来赏花摄影。当然还有美丽的藏家姑娘,花魅人娇艳。
云南泸沽湖
泸沽湖是丽江边上的摩梭族原始地,这里的春天一定是从垂柳的枝头开始的,在春风里婆娑,绝不亚于摩梭姑娘的百褶裙。
花,永远是泸沽湖春天的主旋律。在湖畔,在村头,或是在某个拐角处,总会给你的视觉致命一击。
水,是泸沽湖戒不掉的情结。春天的水是最具层次的,近处是碧绿,远处是幽蓝,一叶小舟,很轻易就划进了幻境。
淳朴的摩梭人远离喧嚣,过着原始的放牧生活。这里有让人目不暇接的美景,似一颗高原明珠美得让人欲罢不能。
江苏无锡
无锡的鼋头渚是“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根本不用去日本嘛。
这里的樱花谷有3万多株樱花,春季来临,樱花飞舞,那叫一个美!
这里茂林修竹、悬崖峭壁、摩崖石刻、同太湖水辉映成趣,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
花都开好了,就等你来!趁着春光大好,趁着樱花繁茂似锦,一起来赏樱吧!
广东清远
清远薰衣草世界是全国第一家的“薰衣草世界”,能让您亲睹风靡世界香草女王的美丽风韵。
羽叶薰衣草更是不分季节地绽放薰衣着它那紫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跳着淡雅的舞姿。
倚在小竹楼的窗边,一边品茶一边赏花,身体和心灵都沉浸在淡淡的花香之中,没有烦恼,只有一片宁静。
湖北武汉
每年3月中下旬,1000多株樱花在武汉大学的校园内竞相开放,极为壮观。大有"三月赏樱惟有武大"之意。
樱花花开满树,花繁艳丽,带给人们极致的烂漫。
名校、名山、名花。也许是受了书香的浸染,武汉大学的樱花格外独特,格外让人垂青。
春天的美丽,
是其它季节无法比拟的。
阳春三月,
就该趁着大好时光玩转这些秘境。
扫描二维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部微信公众号!
每日早盘策略、个股推荐,好文推荐 :)
我们在这里等着您!
申明:仅供参考。
营业部介绍
海通证券新余劳动南路证券营业部——江西所有266家营业部中,在投资者数量、交易市场份额、遍布全省的服务渠道等方面均遥遥领先。我部打造“海通赣新财富”服务品牌,努力做到与我部投资者体量相匹配的资讯、投顾体系,全心全意与您财富相伴!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