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来自微信公众号:ZUO设计
微信号:zuodesign2015
上周,我们请到了四位身份各异的文具达人,和500位文具控ZUO友一起,在微信群里畅聊了整整一晚纸和笔的那些事。(据说当晚群里很多人没睡着觉……)
分享话题包括:
1. 为什么日本和欧美的文具有更高的影响力?
2. 从国誉身上,我们看到了日本文具的什么特质?
3. 如何评价中国本土的文具?
4. 挑选好文具的标准是什么?
5. 你们最喜欢的各种安利/种草。
ZUO君整理了其中的一些精华分享给大家。因为内容比较多,我们会分两期来说。今天先聊前三个话题。
注:「指南设计」现已更名为「指南创新」
在我们的ZUO网站(zuodesign.cn)上,你可以通过搜索找到一个专题叫"种草的文具",来过的人都表示"中毒不浅"。
每个设计都有故事的全套Lamy via @哥哥哥哥
Moleskin出品的蝙蝠侠限量收藏版笔记本 via @哥哥哥哥
HAY的方形铅笔头橡皮擦 via @老设鬼
获得过日本文具大赏的螺旋橡皮 via @国产后妈
但仔细看大家的分享,却少有国产的品牌,都是以日本、欧美为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以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开场:
一、为什么日本和欧美的文具有更高的影响力?
1. 深厚的历史底蕴
世界上第一支品牌铅笔,就是德国厂商施德楼出品的。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那个小黄,美剧里经常出现的黄杆经典铅笔。
德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具厂和文具产品,也一直都非常注重高品质。
2. 优秀的品控
一些知名品牌的文具,特别是日本文具,品控做的非常好,甚至连美国都差距很大。德国的钢笔之类的文具相当不错,但在全面性上还是没办法和日本相比。韩国的文具设计不错,但使用的材质不如日本。
3. 注重细节
日本使用文字处理机的时间比较晚,而此时每天大量书写的需求,对日本文具品质的优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日本文具,注重细节跟功能。一些设计可以没有,但是有了以后会更加便利,让你感觉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像日剧《家族的形式》里介绍的日本文具厂商,即便是再小的厂商,对于客户在使用自家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会努力研究,然后寻找解决方案。
还有几年前的一部日剧叫《高护木的规矩》,男主角是一家文具公司的售后服务部,专门接待有抱怨的客户。然后他会把客户的这些需求收集起来然后让开发部去改善这些产品。
这些,不谦虚地说, 都是日本文具企业的真实写照。
4. 与时俱进
Moleskine这个品牌,虽然在设计上可能没日本做的那么精致,但是它最近出了一本能和手机端同步的Smart Notebook,非常方便。
书写的同时,这支笔会把你书写的东西记录下来,上传到app。你可以继续编辑它,甚至是在你书写之后你可以再去修改你想要的颜色和背景的图片。 这是一个文具品牌在保留传统书写方式的同时,结合了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以及现代人储存信息方式的改变。
二、从国誉身上,我们看到了日本文具的什么特点?
1. 靠利润微薄的账本封面起家,企业背后的工匠基因
国誉今天的很多企业基因,和他的发家史不无关系。
国誉在一百年前以制造和式账本的封面起家,从生意的角度来看非常不值钱,因为封面的价格差不多只占整本账本价格的百分之五,非常便宜。但创始人黒田社长却并不这样想。 "只要我们所做的对人们有用,就一定会被大家所接受。"
所以国誉还是做了三年多的封面,直到大家都说"账簿封皮只选黑田家的"的时候,才开始做整本的和式账本。
当时的和式账本都声称自己有一百页,其实是封皮、衬页、目录、封底等不能用于记账的几页加进去才有一百页。包括现在很多笔记本宣称的30页、40页依然是这样。但是国誉的创始人黑田社长决定要做真正的一百页的和式账本。
当时人们的书写方式,从毛笔渐渐开始向钢笔转变,如果用钢笔在和式账本上写字的话,一写戳一个洞。
黑田社长就跟员工说,公司的理念就是要 站在购买者的角度和使用者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此时日本也开始西洋化,国誉就顺应潮流开始做西式账本。它特地找到了日本造纸行业第一、世界第六的王子制纸公司,专门帮国誉做西式账本的专用纸。
但差不多耗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做出了首款书写流畅的日本产的账簿纸。期间那些失败品做成了对纸质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比如期票、收据这类东西。而且国誉除了在纸质上下工夫之外,在大小、尺寸、行线间距等方面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市场调查。
2. 强调通用设计,站在使用者的立场思考问题
国誉从九十年代开始贯彻一个叫 UD(universal design)通用设计的设计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出尽可能让更多人使用的的产品。
比如国誉的点状胶,它是怎么发明的呢? 就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胶水不方便携带,容易弄脏手。设计师就根据大家这种想法发明了点状胶。
液体胶用在薄的纸张上,胶水会使纸张变皱。而点状胶由于把液态胶水固化,涂在纸张上是一个个不相连的圆点,所以就不会造成皱纸。
无针订书机的发明,最早也是因为人们经常遇到带了订书机,但是没有带着订书针的尴尬。还有碎纸的时候要拆订书针也很麻烦。根据这些大家的需求,国誉发明了无针订书机。
包括will系列双头双色的荧光笔,笔身是方的,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就不易滑落。它的墨是那种非干墨,就是不小心忘盖笔盖也不容易干。还有就是笔的两头是两个颜色,不用带两只笔在身边。
国誉一直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设计的,它一直贯彻一个理念,就是要站在购买者跟使用者的立场思考问题。而且日本普遍的厂商都是贯彻这种想法,这可能是日本文具行业一直在发展,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好印象的重要理由吧。
3. 观察用户行为,是创造好设计的基础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所有的文具都是给人用的。如果它不好用,那它的设计上一定有问题。 所以除了我们的技术要达到可控成本的范围,一个有良心、有追求的企业都应该做好用户的洞察。
设计策略师在做策略的时候,也是从用户洞察去考虑问题。我们会找很多的消费者,目标用户去做研究,去观察他们使用一个物品或是一个服务的流程。他们在使用过程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痛点,方便日后进行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改造。
除了最基本的人跟物体的之间交互的用户的洞察以外,还要把用户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面去考虑。这个用户的生活以及他所生活的环境,对他在使用某一样东西的时候的行为带来的一些影响。
就像国誉的产品,除了在设计上追求精益求精,它还考虑到了用户的不同的场景,以及随着科技、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变化,人们在使用这些产品的时候,一些行为习惯上面的改变。
三、如何评价中国本土的文具?
1. 不思进取的英雄,和不重视原创价值的中国文具
听过太多的坑友诉说英雄老厂的辉煌历史。但作为一个设计师,一直很反感山寨行为。
英雄作为国产钢笔的独苗品牌,不思进取,大张旗鼓地仿 safari。虽然从法律上看 safari 的外形专利已经过了保护期了,英雄的性价比也确实不错,但无法接受这种行为。
说到本土文具,我第一个想到的也是Hero英雄。
记得小时候,我妈给我买了英雄牌钢笔练字的时候,觉得它是一个巨牛的钢笔品牌,有一支英雄就可以在朋友同学的面前出人头地的感觉。
看到上面这支钢笔,我实在要忍不住跳出来吐槽一下。中国的文具产业虽然还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底端。大部分还是在帮一些欧美国家做代工,但是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不缺创新力。问题就在于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原创对于一个老牌企业的价值到底是何在。
当他们不重视创新的时候,他们能采用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做代工不断的降低自己的单品的售价。然后不断的去抄袭。
2. 能同时把产品和营销都做到位的文具品牌很少
其实中国不是没有好的文具品牌。
九口山算是难得的设计和营销都比较成功的。所以一说国产笔记本品牌第一个想到的基本都是他们。九口山经常和设计师插画师们合作,原创笔记本的颜值都非常高。我个人不太喜欢他们的原因可能在于他家特色的内页设置:白纸——牛皮纸——白纸;以及普通笔记本纸质表现一般。
Concertino小协奏曲是我目前为止用过的最满意的国产笔记本。兼顾美貌和实力,A5笔记本的纸张顺滑好写。曾经也用过周迅之类的名人宣传,知名度也不低,但最近似乎鲜有消息。
还比如读库。最早是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类杂志,意为“阅读的仓库”。 08 年开始出主题笔记本,都很有收藏价值。去年还出了大开本线装的男神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但能把产品做好的同时把营销也做好的不多。本来很欣赏新晋品牌读图笔记 。尤其是画家合作款,外观非常漂亮。能让人看到希望,但是莫名其妙就悄无声息了,营销层面实在是做的不够。
3. 让传统的文房四宝焕发新生,可能会让中国文具迎来转机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其实不是我们没有好的品牌,好的设计,可以传承的工艺,而是我们并没有真正把品牌地创新做到位。逛过福州路的朋友知道,其实我们本土是有一些类似于文房四宝,历史非常悠久的比如说朵云轩这样的品牌。
只不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它们并没有没有与时俱进,所以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这些牌子它是有底蕴的。如果经过一定的改造和革新的话,它们可以做到更好,并超越日本的一些老品牌。
很多本土的公司有悠久的历史,也有自己的故事,而且可能更符合中国人的生活和场景。但是没有做到,第一就是在精工工艺上面的突破,第二就是在整个产品的类别以及他的形态下没有与时俱进满足用户需求。
但是在未来,相信中国文具可以趟出一条自己非常特别的路。
以上是我们上半部分的嘉宾分享摘要,下篇我们会给大家带来挑选好文具的标准&实用文具安利,敬请期待啦。
最后做一个小调查。不知道ZUO友们对下面哪个话题更感兴趣呢?
我们第二期的线上沙龙正在准备中,你们的投票会作为我们重要的选题参考。按照惯例,我们会请到从业者、达人和设计师一起来和大家扯扯淡。
不过根据我们第一场沙龙的经验,最好月初发了工资来,不然这一场种草+拔草的盛宴下来,后面一个月恐怕你就只能吃土了。
嘉宾丨萌尚君 & 竹子 & 彬爷 & Judy
整理丨蒋老师 & 贝拉姆赛威胁
本文原创,转载请到『ZUO设计』后台留言「转载」申请授权。
长按关注 iVimeo 做个有趣的人!
▼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ZUO设计
了解更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