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关注我们一起侃车!
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集群不断驱动下的产业革命,新技术、新科技正在渗入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样,汽车产业历经130多年的发展,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今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传统汽车制造业在这几年被新技术急速的推动下,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是选择“安分守己”呢?还是“勇于改变”呢?
4月7日,长安汽车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设计理念战略发布会,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一改往日严谨风格,骑起了黑马、大玩脱口秀而且一再强调要重新出发,一切归零。
可是在刚刚出炉的2017年3月份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中,长安汽车以12,3102辆的成绩位列中国汽车品牌之首,从销量等各方面数据表现都十分不错的长安汽车,此时这么急于调整策略是迫在眉睫,还是未雨绸缪?
这就是我们要台面上的销量和数据固然很优秀,但是长安汽车也同样存在一些难题:一是长安没有形成自己的家族化设计风格,每代产品风格各异,不像“一娘所生”,不像“一家人”,导致每款产品的研发周期都过长,时间和财务成本都居高不下;二是在新的产业革命背景下,长安汽车作为传统车企,应该何去何从?
销量好的背后,新的压力提前来临
这两个问题也正是徐董在当晚的发布会上重点阐述的。什么是一辆好车?“车更加是人性的体现和延伸,是人类灵魂和情感的外化。
”没错这里的“生命”即是指“人”,长安很聪明的把握住了设计的本质,对人的设计,汽车是人需求发掘所产生的产品。正所谓,“不生命动感,则无未来之汽车。”
90年前,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的三原则: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抛开汽车抛开未来,回归最本源的设计,设计是为人而非为物,是为了解决人在面对环境中的各种挑战。
其实我们环顾下,家族化设计奔驰、宝马、大众、福特等等车企,都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而对于相对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的中国车企来说,如何学会做好设计,深掘品牌文化,是未来走向国际化,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重要一环,也是改变中国制造业粗制滥造、抄袭复制、良莠不齐等当前核心问题的关键。
但目前来看,大多数中国车企距离这种专业化、系统性的家族化设计,还有很大的距离,而“智色双旋“,其实就是长安汽车目前开始实施的家族化设计,虽然来得不算太早,却很及时。
长安的“生命动感”,正是对设计本源回归。在对人的研究和发掘中去找到新的“智”、“色”,从而能在设计中达到“智色双旋”的理想结合。犹如为目前高速发展的长安汽车,提前加装了一套“车道偏离”系统,来确保这个高速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同时,依托长安汽车5国9地的研发体系、每年固定的两个战略研究月,可以预见的是,长安“智色双旋”战略启动后,在关注设计创新、提高团队研发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将帮助长安汽车取得直观转变,在获得更好产品同时,获得更多利润和发展空间。
为理念注入灵魂 服务于人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下新能源智能化的科技大潮中,是修修补补,还是从头再来?在“智”方面,长安汽车其实已经取得的行业领先的成绩,去年4月,基于睿骋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成功挑战2000公里无人驾驶之旅;2017年,长安汽车又基于V2X技术开发实现了城区自动驾驶系统。但这些,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快速发展,还远远不够。
在人与环境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人们对于未来对于自身的反思也越来越成熟,科技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探索和认识人与技术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困难重重,机遇与挑战并存,长安已经给出了他的回答:人,作为设计的本源和核心将引领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
上月14号和本月9号,长安汽车大动作不断。分别与科大讯飞、蔚来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长安汽车将携手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并且与蔚来汽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全面合作开发新能源智能汽车。
此外,长安汽车在品牌提升上,更是屡屡创新,近年来携手中央电视台,入选CCTV“国家品牌计划”,独家冠名“欢乐中国人”等,在营销上刮起一股长安风,令人印象深刻。
新品计划:CS95上市、凌轩亮相等
如今,长安品牌乘用车已连续7个月,月销量销破十万辆,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汽车品牌领头羊,同时,上月28日CS95上市,开启了长安汽车向上升级的关键一步,本月13日全新MPV凌轩下线,进一步稳固7座阵营。在如此巨大的领先优势之下,长安汽车此次的发布“生命动感”、“智色双旋”设计理念概念发布,以及在智能汽车方面的频频出手,也代表着长安汽车对自身以及整个市场环境的反思和先人一步。
这也开启了长安汽车的一个崭新时代,影响的不仅仅是长安汽车,还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