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岳西人更是热情好客,每次家里来了客人,见面寒暄前,都要先奉上一杯茶,其次再相继问好,以示待客之道。
岳西虽然身处大别山腹地,但我们的父辈,用他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风光秀丽,碧水蓝天的家乡,我热爱我的家乡,爱它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寸土地。
“岳西翠兰”是岳西的一张名片,它领着我们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走向了世界。 诗情传画意,翠兰传心意。
岳西翠兰创制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被评为新中国首批新创“十大名茶”之一。此后,两度获得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银质奖,1996年获农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名茶”称号、中茶杯金奖、2010年至2012年四度成为国宾礼茶,2011年全国“两会”专用茶。2013年4月在北京第三届中茶博览会荣获评比金奖。
回忆在蔓延,杜鹃开满山,明前好时节,上山去采茶!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几场春雨唤醒了正在沉睡的茶园,嫩芽冒出来,舞动着身子悠闲自在地吮吸着甘甜的露珠。记得小时候总是天不亮就起床,背着竹篓和爸爸妈妈上山采茶,可我总是没到一会功夫,就犯了懒,总是在茶地里玩,一会捉捉虫子,一会数数蚂蚁,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爸爸妈妈的竹篓里已经有半斤茶叶了,我的还是空空如也,所以,就假装跑到他们旁边要和他们一起摘,然后见他们认真摘茶,我就从他们的蒌子里偷着抓两把过来,然后,自豪的和他们说:看,我摘了这么多了,话说同时还把自己的蒌子高高的举过头顶。
家里的茶园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挨在一起的,摘茶叶的时候,人总是很多,我们经常一边摘茶,一边聊天,说的也都是些家长里短,或者说说谁谁昨天摘了多少,卖了个好价钱。有时候,中间隔着山谷,我们就扯着嗓子吼,摘茶聊天两不误。每次太阳还没下山,我就吵着要回来,可爸爸妈妈总是天黑了,才动身从茶园里往回走。
回到家,妈妈就开始做饭,爸爸则开始准备“做茶”。新摘回来的茶叶,要放在大的簿篮里摊开,避免烧黄,然后在热锅里炒,去除水分,我们叫“杀青”,“杀青”后的茶叶再有规律的“揉捻”成型,同时破坏茶叶细胞结构,这样在冲泡的时候可以更香,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叶,还要再次入锅,用文火慢慢烘焙干燥,这些工序都完成后,才算是把茶叶“做”好了。别看说得容易,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杀青的火候,揉捻的力度,烘焙的时间每一步都直接的决定了茶叶的质量与口感。
现在,大多数都采用了机器制茶,大大的加快了茶叶加工的速度,改善了外观,也更好的保留了茶的清香。在岳西有很多不爱美人爱香茗的人,我就是其中一个,对品茶情有独钟的我,闲暇的时候, 泡一杯岳西翠兰,茶的清香飘满整个屋子,抿一口,感觉心灵都在被净化,思绪也在茶香中沉淀。
岳西,这个满载我情怀的地方,在这人间四月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被茶香撩拨的心无处安放的我,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必须得做点什么,拿起纸笔,写下“我在XX,我爱岳西,我为岳西翠兰代言”的字样,拍成照片,也可以添加一杯茶、一棵茶树、一片茶园的图片上传至活动平台,参与我们“万人代言,感动岳西”的公益活动,一张图,一句话,一个情怀,一份贡献,让我们一起爱岳西,为岳西翠兰代言!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或点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参加活动,为岳西翠兰代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