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菜瘾还大、又菜又爱玩”,这几乎是全球大多数玩家对印度玩家的共识,有不少玩家在各种论坛上吐槽过自己的印度队友在LOL中跳一整局舞,亦或者在整局CSGO不好好打枪但却能聊一整场的天。每一次只要我发现队友操着一口咖喱英语还顶着电流麦来一句“Hello”,我大概也就知道,输,可能就是这盘游戏唯一的结局。
久而久之,我对印度的游戏玩家乃至对印度游戏本身都产生了不少偏见。因此,当索尼宣布了他们在印度启动了其本土游戏扶持项目“印度英雄”计划之后,我对索尼的这一举措产生了相当大的不解。
从内容上来看,“印度英雄”计划与此前索尼的“中国之星”计划没什么太大不同,索尼旨在通过这个项目扶持印度本地游戏工作室,向这些工作室提供开发工具、资金与营销工作上的支持,索尼方面还会派出一个由九名员工组成的委员会去评估每一个申请报名的游戏,如果游戏足够优秀,索尼还会直接帮助其发行游戏。
索尼表示,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在印度复刻此前“中国之星”计划所取得的成功。
但问题是,我从前很少听说过什么出名的印度游戏,也没听说过什么知名的印度游戏厂商,关于印度游戏业,我所知道的仅仅是那么几款独立游戏以及各大厂商在印度的游戏工作室,而这些工作室多半也只是做一些外包业务,而印度这个国家在世人眼中也都是诸如干净又卫生、开挂火车之类不发达国家的基本印象。
我的疑惑由此产生:为什么索尼会对这样的市场充满信心?
疑惑之下,我开始了对印度游戏业的调查。
矛盾的现状
从表面数据上来看,索尼选择印度作为战略扩张的新起点可谓明智至极。
现在的印度有着近4亿的游戏玩家,市场份额高达7亿美元,是亚洲第二大游戏市场;而若是从增速上来看,其20%的游戏收入增速已经高居亚洲第一。有机构预测,2026年印度游戏玩家总数将达到6.3亿,市场份额也将达到14亿美元,印度游戏市场正处于急速扩张的态势。
而总体市场规模的扩大自然也带起了印度主机游戏规模的扩大,尤其索尼这两年在印度取得了不小的成功,PS5出货量几乎是其对头XSX和XSS的十倍,这也就不难解释索尼为何对印度市场充满信心,并将其作为本土扶持战略的新起点。
印度确实有着一个潜力巨大的游戏市场。
图源自传音开发者
只是,“印度市场潜力巨大”这句话如果细究起来,倒是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现在印度游戏市场也许未来可期,但是当下的市场整体质量水平,实在是太过拉胯。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本土的游戏业发展得相当缓慢。2009年时从事游戏开发的企业也不过十几家,而且绝大部分公司还只停留在外包阶段,做一做运营、移植之类的简单活。
当然,也并非所有公司都在做外包,但不少本土自研游戏几乎都只是一些跟印度宝莱坞电影联名的劣质品,玩起来感觉就像是“孩子不懂事做着玩的”,就更不用提许多公司开发的还是许多带有赌博性质的在线投注游戏了。
印度游戏市场一度充斥着这些粗制滥造的“宝莱坞游戏”,这让不少人认为印度游戏一直活在“宝莱坞”电影的阴影下
如此看来,印度游戏市场的矛盾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印度游戏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需求开始迅猛增加,市场规模出现爆炸性增长;但另一方面,印度本土的游戏产出能力相当不足且质量低下,供给水平远远追不上需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