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淘之家

  在木头里,

  为无聊的城市人找点乐子

  ▼

  去年3月,我遇上了一件麻烦事。

  那天晚上,杭州的天有些闷,一串响雷,打得人心里毛刺刺的。我和大师兄蹲在地下车库,一遍一遍清点今天的展品,“1,2,3,4..... 62.....”

  他抬眼看我,“还是62。”

  我头皮一麻,感觉整个人跟熄了火一样——好吧,有一把勺子被偷了。

  展览的勺子

  我叫水杉,今年31岁,彼时的心情很复杂。

  2015年1月的时候,我和大师兄(徐广举)一起,开起了M.Y.Lab木艺实验室。当时为了撑场,请来了国内有名的一些木艺匠人作品做展览。

  丢的那把勺子,属于深圳艺术家黄强,纯手工制作设计,所以全世界独一无二,花钱也买不到。

  唉,这种慢慢磨出来的孤品,怕就怕里面有个什么人情故事。

  我(右),中山大学设计系搬砖工,和大师兄(左),同济大学毕业的路桥设计工程师

  我算是没心情工作了,第二天一早就提着西湖龙井,封了个2000块的红包,背上剩下62把勺子,匆匆忙忙落地深圳。

festool什么品牌 fel是什么牌子

  后来,当强哥睡眼惺忪把我从他的工作室门口“捡”起来的时候,我差点没哭出声——就这样,深圳一日游,吃了顿早茶,红包还留在裤兜,认识了一个一辈子的好朋友。

  我感慨,M.Y.Lab开业19个月,真是认识太多耿直又好玩的人了。

  茶水间

  操作区

  飞行员、赛车手,

  演员赵文瑄、大S老公汪小菲,

  马云湖畔大学的CEO们......

  时不时就有某大咖造访——

  哪怕当初为了节约成本,

  M.Y.Lab开在了一个没有招牌的地下车库。

  赵蜀黍

  汪小菲

  “原来这么多人......喜欢木头啊”,这是我和大师兄都没想到的结果。

  毕竟2014年5月,我们开班上第一节木作课的时候,学员不过14人,当时我还在阿里巴巴当视觉总监,而大师兄,正在工程院苦逼造桥。

  ▼

  认识大师兄是在2011年,当时杭州玩木头的人很少,圈子里大部分都已经快40岁了,只有我和他,一个26,一个27。

  于是跟前辈们混了2年,两个人跑到杭州郊区的勾庄,用不多的钱搭建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工作室。

  本来只是自己业余喜欢,无奈在朋友圈被逮,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来作坊玩,可问题是——国内的木友界,从来没有过类似给初学者的课程。

  M.Y.Lab的前身 我们在杭州勾庄的农民房: 给我一块木头,让我逗你开心

  两个人一商量,那就请一个老木友来教大家做中国传统的小板凳吧。

  但没想到的是,这个从市中心打车过来要100多人民币、位于杭州郊区的木工课程,竟然意外火爆——总共有14个人来上课,其中4人,还是托关系硬塞进来的(我最开始还以为能有5个人就很不错了)。

  朋友们高兴,我们也开心,所以没过多久就推出了第二期,不一样的是这次开了两个班——一班仍然是老师傅带,做小板凳,二班则由我和大师兄带,做牛角椅。

  牛角椅?这下国内木友界炸了,这种培训班性质的木工课程,还是国内第一次出现,而且教做的还是一个北欧家具。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费用是3800块,并不便宜,但第一个报名的竟然是个身在上海的广告人,而且在没做任何额外推广的情况下,课程卖得很快。

  我和大师兄觉得兴奋,他没说话,我觉得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一群牛角椅

  辞职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2014年7月30日,我和他约定,要在同一天告别加班狗的生活。

  大概早上11点,我接到他的电话,“我辞了哦,你好了吗?”我说马上,他立马补了一句,“敢水我我就赖在你家门口不走了...”

  下午一点,我填好辞职报告,写好邮件,推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递上了离职审批表。

  离职原因:“我要去做个骄傲的木匠!”

  2014年7月30日,离职审批表

  老板“噗”笑出了声,“滚滚滚,好好干。”

  2015年1月,M.Y.Lab,是在朋友们的祝福和笑声中诞生的。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为M.Y.Lab木艺实验室亲笔题词。取名“M.Y.Lab”是希望这是属于“我的工作室”属于大家任何人都能用的工作室。

  我们玩奇淫巧技。

  好比木匠郑爸爸,他让武侠小说里的机关盒重现江湖。盒子表面有10个键,其中三个键按顺序按的话,才可以打开。按错任意一个都会锁住,需要从头按起。

  看得全场的8090后,嘴巴都张成了“O”形。

  打开后,也只要随意按键就会锁住。另外,它还可以重新编密码哦。最厉害的是,这个箱子从内到外全都是木头做的!

  但有了这个实验室,

  我们更希望用5个小时的时间,

  用又酷又好玩的过程,

  用帅气的“八角耳机”和竹雨伞告诉你,

  “当一个木匠,

  好像没那么难嘛”。

  耍帅利器,可以立在桌子上的八角耳机

  其实很多初学者刚来M.Y.Lab的时候,都很迷茫。

  一边打磨木头,一边打磨心事,磨着磨着你就会发现,竟然愈发轻松快乐。虽然仍旧这里不懂那里不会,但想做个什么东西的时候,竟然十条绳子都拽不住——每个人都渐渐学会“乐在其中”。

  精确,其实是一件笨重的事情

  好比永远实力抢镜的CK,她带着弟弟匡威,从北方来到杭州,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镶嵌着铜粉小鱼的柜子。

  而他们的究极愿望,是有一天,能亲手打造家里的全套家具。

  后面那只就是CK....

  姐弟俩做好的柜子

  花臂大哥给女儿做了一个小木马,

  萌萌的小姑娘开心地摇啊摇,

  感觉付出什么都值得了。

  那一刻,

  大家就都明白了硬汉柔情的原因。

  来自贵州贵阳的姑娘,

  休了一个年假,

  七天结束,回去的时候,

  她抱走了一堆沉甸甸的木头,

  笑着和大家告别,

  “本姑娘还会再回来的~”

  你心里明白啊,

  这是给爸妈的,这是给女儿的,

  而这个,是送给自己的。

  这些,

  都是想要一辈子留下来的宝贝。

  你们负责做梦就好,

  安全这件事,

  交给叔叔我来考虑。

  工作室全部设备通过系统来管理,新人不能独立操作机器,必须有老师指导才能操作,通过学习获得使用机器的权限(免费),持“驾照”使用,安全性大大提升,这在国内也是首创。

  最让我觉得意外的,恐怕是我们成为了许多设计师品牌孵化器。

  传统工厂打样太贵,M.Y.Lab便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实验室”。和他们一起经历过了很多的“第一次”,但每一次出新品,都还是会紧张。

  喜欢木头的人越来越多,有人从中挖出100个小怪兽,有人挖出自己的事业,有人挖到爱情,有人挖到好基友,有人什么也没挖出来却穷开心......

  至于我,我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

  在以前,搬了新房子,木工是要请来住在家里的。好几个月,一进屋就是木屑的味道。木头旧了,拿砂纸一磨一上漆,就又成了新的。爸妈结婚时候的家具,对我来说,竟然有了一种亲情般的陪伴感。

  而现在的家具,大都是快餐式的,用几年,也便被扔掉了,不带感情,不念岁月。所以我在想——也许,什么时候你想给自己买一套能用很久的家具了,就是你想定下来,想静下来的时候了。

  成立近2年,M.Y.Lab开启了这个新行业很多个第一:

  第一个开在市中心,并引入自动化数字化的木工坊;第一个开设传统明式家具、北欧家具等课程的木工坊;第一个将匠人课堂开进马云的商学院(湖畔大学)的木工坊;第一个各路明星云集的木工坊……

  我和大师兄简单统计了一下,刚开业的时候,全国对外开放的木工坊大概仅有四五家,而现在已经有超过100家了,而且多数是M.Y.Lab的毕业学员。

  好比上海的“十二时慢”,杭州的“卯时”。

  M.Y.Lab牛角椅课学员、卯丁工作室发起人陈晓光

  至于我们,

  我们想重新回到木头,

  想一想:

  我们究竟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价值?

  我们认为木工很难,但在美国却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小的木工作坊,因为机器让一切变得更简单。

  至于国内,我们住在小小公寓,家里没有空间去另辟一个木工作坊,更可能没有闲钱,去购置机器设备。

  所以你说,要是生活的地方附近,有这么一个“共享的木作空间”,像健身房一样24小时开放,老师领入门过后,便可自己随心所欲地操作......该有多好?

  这样的话,市场上动辄几千上万的实木家具,价格可以便宜到,“一件理想的家具=原料费+制作时间”。

  不但像工厂店一样砍掉制造、品牌、分销的价格,连工人的制作费用都砍掉了,而且想做成什么风格都可以。

festool什么品牌 fel是什么牌子

  从家具大件,到玩具用品,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木器的需求,既是乐趣与情怀,也是刚需与必要,远可以无限放大。

  所以这一次M.Y.Lab落地上海,我们想要探索真正适合中国城市居民的第三生活空间:有人在这里放松,有人在这里淘到实惠,有人收获成就感.......

  想要把木作,真正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兴趣。

  ▼

  事实上,过去一年,到杭州M.Y.Lab玩的人当中,有20%-30%都来自上海。

  我和大师兄一合计,“上海的人口是杭州的3倍,消费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好像市场很大呀...... ”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地点在中山公园附近,上海老牌国企东风沙发厂的一栋三层厂房。

  西靠东华大学,北邻中山公园,东面是长宁区最大住宅群“新华社区”,南面有淮海路、宜家(IKEA)上海店等

  剔透爽朗的空间,

  想象空间极大,

  让人充满期待,又很怕留有遗憾。

  设计草图,感受一下这粗旷的风格

  所以我们请来好朋友,王澍大神的得意门生、久舍营造工作室的创始人范久江做这次设计的总操刀人。

  久江说,“木艺,作为一门长期隐匿于都市生活之外的技艺,需要被重新挖掘出来。”

  所以利用两层高的厂房空间,我们将主要的木艺空间做下沉处理,隐藏在入口的墙内,并用纯净的混凝土矮墙围合——植入了一个 “考古挖掘现场”。

  二层则可以阅读,喝茶,安静等待朋友或家人做木工

  自然也会有更多好玩的现代机械工具,这一次,世界顶级工具厂商FESTOOL(费斯托)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

  专注木工及打磨设备研发90年,除了M.Y.Lab,这家公司其他的合作伙伴,咳咳,分别是法拉利、兰博基尼、ABB.....

  做这样一个尝试,是因为在Uber、Airbnb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今天,我们在M.Y.Lab上也看到了这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我们想要连接到更多想要颠覆的人——颠覆传统的木工行业,颠覆城市人只有KTV和电影院的业余生活,颠覆快餐式的消费;也想要连接到更多想要回归的人——回归老一辈的慢生活,回归对品质本身而非外貌的讲究,回归本心。

  一块长方形的木料,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而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选择,其实造就了这个新的世界。

  择良木而栖,

  讲的不是安身立命,

  而是安心。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来源于网络文章,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