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智能硬件行业迎来了爆发性发展,智能科技已经是当下最热门的投资产业,智能硬件产品在经过了201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6年仍将保持上涨的态势,市场规模也将从2015年的424亿元突破至500亿元,如此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的资本巨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前景预规划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至500亿美元。而VR、智能穿戴、无人机、平衡车、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持续火爆,也吸引BAT三大巨头加大对智能硬件产品的投资力度,加速智能硬件的发展进程。
巨头企业开始布局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巨头均已布局智能硬件,为自己的生态圈不断添砖加瓦。根据数据显示,腾讯、小米、京东分别与2013年的4月、9月和12月首次投资了智能硬件企业,阿里也在2015年8月启动投资,海尔、TCL、乐视等机构也一直在寻找自己需要的扩容产品。
今年随着Oculus、HTC和索尼VR量产产品相继面世,智能硬件之风越发强劲。此时,我国的巨头和创业企业也不甘寂寞争相抢占地盘。阿里成立SmartTV联盟,投资内容厂商、推出天猫魔盒、阿里云服务,同时宣布接入传统硬件厂商。
京东推出京东JD+生态服务,京东众筹、京东智能云、京东超级APP、京东创业生态圈3W孵化器。华为积极布局智慧家庭,近期推出其首款VR眼镜“Huawei VR”。蚁视、暴风魔镜、乐视争相推出自己的智能硬件产品的同时,腾讯、优酷、爱奇艺等网站也蓄势待发,各路巨头们拿着共计百亿量级的现金流,伴随资本对风口的追逐,前赴后继的投入到这个推进国民生活品质大跃进的潮水中。
智能硬件工程师成“新宠”
在如此好的行业背景下,智能硬件工程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年初,新华网曾预测随着智能硬件的发展,智能硬件工程师将成为市场上最热、最有“钱途”的职业。据统计,智能硬件工程师的平均工资已突破13400元,奋起直追平均工资排行第一的金融行业从业。
智能硬件工程师,区别于电脑行业的工程师。它不仅需要掌握当前最新的技术趋势,熟悉主流的协议、标准,还需要具备软件/仪表的使用能力、电路设计能力,还要与半导体分销商,FAE处理好关系,争取获得更大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与外部实验室打好交道,获得更灵活的测试时间和更多的整改意见。也正是这样多样化的工作性质,使得硬件工程师对元件信息、资料资讯、整体方案、技术支持以及专家意见的需求变得巨大。
同质化竞争加剧 行业尚未成熟
目前智能硬件行业内部较难形成或维持真正的技术壁垒,这让众多小企业深陷同质化竞争中难以脱身。而建立起有想象空间和长期用户粘性的智能硬件生态比较困难,需要多方面资源和能力,融资能力及品牌影响强如小米,也不免在华为、Vivo、Oppo等国产中高端机型占据市场声音和销售量的今天,被外界更多评论与猜测,毕竟,市场销售数据才是最直观的话语权。
尚未成熟的市场,巨大的运营难度,还需要长时间用户教育的知识基础建设,让大部分无核心竞争力、无强势渠道与品牌形象的智能硬件公司举步维艰。且行业领域内市场生态暂未形成有机循环,质量标准也不统一,仅靠融资维持生存,补贴获得客户的创业项目生存越发艰难。
不管获得投资的各分领域发展状况如何,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智能硬件项目要想获得成功,还是要借助成熟、规范的平台支持,这样才能更专注于爆品的诞生。总体来说,我国智能硬件产品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类智能硬件产值可达万亿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