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汽车之家和腾讯汽车以及微博@FFF RacingTeam 对本文提供的珍贵文字资料和图片素材
这是笔者要写的一个新的系列,这个系列文章主要介绍一些小众或非小众的改装品牌,文章标题写的是鲜为人知的改装品牌,但有些品牌其实在汽车爱好者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就好比说“巴博斯”(Barbus),这个品牌已经响当当很有名了,但在不懂车的人心中就肯定不太知道,所以文章定位为科普向文章。笔者会挑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改装品牌进行介绍,这些改装品牌有些仅推出部分配件,像BBS轮毂和HRE轮毂,“布雷博”(Brembo)刹车;也有向高性能车品牌御用改装厂,像奥迪的“ABT”,奔驰的“巴博斯”;或者像其他一些个性改装,像专改老保时捷的“RWB”和专改肌肉车“赛麟”(Saleen),其中部分改装厂已经达到可以研发制造新车的程度,开始向独立小厂方向发展。这些改装品牌几乎都独具个性,背后的种种故事也非常值得人们考究。
今天要介绍的品牌是来自的德国“梅尔库斯”(Melkus),是和英国“路特斯”(Louts)有着较深联系的一个改装品牌,但我不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路特斯”算不算一个生僻品牌。其本身不是“路特斯”的御用改装厂,而且也不推出单独的改装配件,所以算为独立小厂更合适。
虽然这个品牌在2012年宣告破产,但其在2009年所推出的RS2000车型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RS2000车型是基于“路特斯·爱丽丝”(Elise)的改装款,“梅尔库斯”在德国的本厂一年的产量在20台左右,所以到破产时全球范围内的保有量并不多,据说中国国内有五台,这种独具个性的小车性价比和辨识度都不高,当然了高性能车普遍没什么性价比,而且像这种独立小品牌的跑车的价值也很难准确定位,但很多东西理解才能懂得其价值,笔者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款独立个性的改装车。
“梅尔库斯”是一个二战后在东德“德累斯顿”的汽车品牌,就和所有的“华约”国家阵营的汽车品牌一样发展极其有限,当时的东方阵营将所有的工业生产进行计划经济和资料化管理,要知道这对汽车这种需要应对消费者反馈和市场竞争来发展自己的工业产品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但东方阵营又需要通过一些工业产品的形式竞争来体现自己比西方阵营要优越,所以东方阵营保留了汽车赛事运动,真实在这种畸形的环境下,也成为了“梅尔库斯”诞生的土壤。
(东德当时的赛车运动和西方存在差距)
而品牌的创始人,海因茨·梅尔库斯(Heinz·Melkus)在1928年4月20日出生于德累斯顿,其青年时期受战争和战后德国的破败影响,早年一直在德累斯顿从事公路货运工作,但也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汽车和机械的相关知识。到了1951年时,海因茨·梅尔库斯使用自己改装的赛车参加多项赛车比赛,当时的赛车主要为自制的类方程式车体并加装普通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和动力总成,也和很多国家赛车运动的初期发展情况类似,而另一位主创人员乌利?梅尔库斯(Uiil Melkus 生于1950年),此人作为海因茨的兄弟也以赛车手身份驾驶梅尔库斯赛车取得过很多成绩,与海因茨·梅尔库斯一起并在随后的几年里赢得了六个东德赛车冠军,并且乌利还赢得东德“和平与友谊杯”冠军,这在华约国家是赛车运动的最高荣誉。多年在赛车领域的磨砺,梅尔库斯通过利用各类汽车或摩托车发动机制造了一辆单座赛车,积累了一些运动车结构和轻量化技术,这些在东德都是要摸石头过河的,所以也算成功开启了制造汽车的生涯,并且他也开始试图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汽车品牌。海因茨·梅尔库斯以自己的姓氏在家乡德累斯顿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品牌——“梅尔库斯”(Melkus)。
(梅尔库斯早年从事的赛车运动)
梅尔库斯在最开始只生产和改装一些类方程式赛车或改装民车来卖给赛车手参加赛事,产量极为有限且技术标准不高。但梅尔库斯身为赛车手可以有机会接触“铁幕”另一边的汽车赛事和高性能车,梅尔库斯在清楚的认识到了这种差距以后也决心生产出像那些“西方”同行的那些跑车。于是梅尔库斯带领着他的团队来到政策环境较为宽松的南斯拉夫开始研发工作,因为南斯拉夫是不结盟国家,可以不受政治干扰,而东德汽车运动委员会很快注意到他的努力,便委托梅尔库斯开发这部足以支撑东德门面的跑车。
海因茨·梅尔库斯二人回到家乡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新车,在无法获得西方阵营国家提供汽车零部件的情况下,完全通过东德国有企业的配件完成组装。在历经坎坷,资金不足和技术不成熟,于1969年,第一台挂标“Melkus”的跑车RS1000诞生了。
这台车是在东德民用轿车“Wartburg”(瓦特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车型为Wartburg 353型轿车。主要就是在瓦特堡353的底盘和动力总成上组合一个跑车造型的轻量化车身,很像中国后来吉利的“美人豹”,也和后来的一些独立小厂很相似。
(瓦特堡353型轿车)
由于瓦特堡353轿车本身是一种很廉价劣质的轿车,各位读者有机会可以去了解一下东德的汽车工业。而梅尔库斯RS1000沿用了它的动力总成,发动机为排量1升的两冲程直列3缸发动机,可以输出70匹马力,扭矩为118牛米,配备5档变速箱,百公里加速则为12秒,极速则可以到达160公里。这个数据和当今的很多经济实用型轿车差不多。
但要知道这在当时确实是不错的成绩,在当时也可以和西方同类跑车相媲美, RS1000虽说在动力性能方面比较薄弱,可设计上还是有很多突破。驾驶室座舱采用和奔驰SL300那样浴缸式座舱,所以配套的鸥翼式的车门是整部车最大的亮点,整车的第一外观和当时的“路特斯·欧罗巴(Europa)”以及“法拉利·迪诺(Dino)”极为相似,但也必须承认这种外观在当时很受欢迎,估计也就是这个时候梅尔库斯就和路特斯结下了不解之缘。
(路特斯·欧罗巴和法拉利·迪诺)
并且基于玻璃纤维和铝材在车身上的大量使用,梅尔库斯的重量最终降至680公 斤后来,海因茨·梅尔库斯还将一台1.2L发动机装在这款车型上,使得车速提升到最高210公里。总体来说梅尔库斯RS1000的表现在当时和西欧的运动跑车不相上下,但此时的西欧和美国已经进入超跑时代了,和福特GT40和兰博基尼“穆拉”这些车是没法比的,其实在1969年RS1000投产的时候性能确实不算太先进,这也确实是当时的历史特定环境所影响的。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是当时东德的社会意识形态,购买梅尔库斯RS1000是非常困难曲折的,首先你得获得赛车驾驶执照,然后才有资格提出购买申请,在经过一系列筛查获得指标之后,你才有了预缴30000东德马克车款的机会,当时的梅尔库斯不像是一个商品车,更类似一种分配资源,此时还要再经过两年左右的等待才能拿到车,但要知道在东德这种机会是普通老百姓没有的。
从1969年到1986年停产,梅尔库斯RS1000一共只制造了101辆,但这在当时的东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无法研究后续车型,梅尔库斯这个东德唯一的性能车品牌关门大吉,此时的RS1000也已经完全过时。创始人海因茨·尔库斯也于1977年宣布退休,或许此时他也看出了在东德的这种特定环境下想要实现梦想是如此的不易,其家族随后于1990年在德莱斯顿做更赚钱的宝马经销商,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是宝马在东德的第一个经销商,而海因茨·梅尔库斯本人则于2005年逝世,享年79岁。
但同样是在1990年,梅尔库斯的另一位主创者乌利?梅尔库斯在德国霍根海姆赛道试驾宝马M3 DTM赛车不幸失控冲出赛道,乌利也于事故中逝世,享年40岁,梅尔库斯家族也进入了短暂的空白期。在后来推出新车之前的将近十几年时间里,梅尔库斯一直作为宝马经销商和宝马改装厂运作着,并赞助和提供赛车比赛,在1994年家族重启赛车事业,只不过依旧随时伴随有危险。
2006年时,海因茨·梅尔库斯的儿子瑟普?梅尔库斯(Sepp Melkus 生于1983年)与其叔叔皮特?梅尔库斯(Peter Melkus 生于1954年)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延续父亲为之奋斗的汽车事业,一起复活了梅尔库斯品牌。皮特·梅尔库斯早年曾从事赛车和改装车运动,并且接触英国的“路特斯”汽车较多,于是打算以RS1000车型为风格基础研发新车。200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RS2000正式面世。
此车是在“路特斯?爱丽丝”(Elise)的基础上改装而成,保留了一部分RS1000的外观特征如向上打开的鸥翼车门,车体和底盘也大量采用碳纤维和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使得重量被控制在950公斤。在动力方面也在爱丽丝的动力总成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沿用了性能较强的爱丽丝SC机械增压版,发动机为一台丰田1.8升的直列四缸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到270马力,并配备6速手动变速箱0到100公里加速为4.9秒,安全极速限定为260km/h。
(英国的路特斯?爱丽丝)
而后,梅尔库斯又推出了性能较强的RS2000黑色版(Black Edition),车顶大量采用钢琴漆及碳纤装饰,配备了黑色真皮座椅及门槛配座椅头枕“Black Edition”刺绣,发动机可选择丰田或者奥迪的,动力被提升到了325匹马力,但也可以提升至400匹马力,0到100公里加速被缩短到了4.5秒,极速也被提升到了270公里。
可好景还是不长,由于企业达不到预定的每年25台的产量,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而无法继续发展。在2012年8月20日,梅尔库斯位于德累斯顿的由10人组成的汽车企业向当地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说实在的这10人的企业还不敌中国一个洗车房人多。
梅尔库斯的失败归根结底既是因为其自身知名度较低且经营方式不灵活,最终面临营业收入无法维持市场发展的绝境,其产品虽作为比较独立个性的小跑,但性能和价格上都缺乏合同类产品竞争的资本,注意这里说的是资本,我个人认为梅尔库斯RS2000其实是完全没有优势的。我个人感觉如果梅尔库斯能和路特斯搞好关系,若能成为路特斯的专属改装品牌也是不错的,毕竟路特斯旗下的Evora和Exige也是不错的车,更何况路特斯现在也没有专属改装品牌。
(梅尔库斯RS2000赛道版)
值得一说的是,梅尔库斯在中国曾有代理经销商,在2010年的广州车展上,由FFF恒翔永瑞贸易公司引进销售,定价为185万人民币,我不太愿意讨论价格问题,但这个价格都能够买两台半爱丽丝了,可国内5台的保有量也确实证明有人能懂得这台车的独特价值。
这个品牌目前是处于“休眠”状态,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如果能再次有充足资金注入那他们还会归来,梅尔库斯的业务也依旧在进行,比如像对已售客户车辆进行维护以及贩售周边服饰商品,就像海因茨·梅尔库斯创造出第一台RS1000那样,梦想之翼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折断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