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
2.2021交通运输业现状分析
3.交通运输业行业分析
4.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5.交通运输行业分析
6.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7.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8.交通运输行业领域
9.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
10.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1.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报告:行稳致远再出发,掘金一带一路(报告出品方:华泰证券)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描绘“一带一路”新蓝图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间,众多中国优秀企业陆续出海,赢得了市场、获得 了增长。
2.2021交通运输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能源转型、地缘政治、新冠疫情等,对全球带来 了深远的影响,造就了新的外部环境:发展了新市场、催化了新需求、形成了新渠道,给 新品牌、新产品提供了新机遇: 尤其是 ESG 理念与新能源技术对需求造成了深远影响,数 字设施建设和设备普及孕育了新的渠道,同时推动贸易体系和贸易模式的变革。
3.交通运输业行业分析
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快速增长和友好政策,也得益于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 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依赖于中国企业在资金、人才、通路三方面长期积累,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下一轮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将走向更多、更广、更深、更实, 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4.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交通基建“硬联通”,跨境物流“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中国基建承包商为“一带一路”布局 先行者据世界银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现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足,致使贸易水 平不足其潜力的 30%,外国直接投资不足其潜力的 70%。
5.交通运输行业分析
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一 带一路”建设架构,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始于基建中国基 建承包商具备施工速度快、人工成本低、实践经验多、贷款政策优等多重竞争优势,港口、 铁路、公路项目均在“一带一路”沿线有所布局。
6.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营为“一带一路”物资、商品流通提供了新通道据《中欧班列发展报 告(2021)》,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是空运的 1/5,运输时间是海运的 1/4,在运输高附加值、 强时效性货物时,中欧班列的物流成本相较传统海铁联运减少 8%-20%。
7.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欧班列的大规 模开通催化铁路“散改集”进程,催生铁水联运需求未来,“一单制”与“门到门”的集 装箱运输服务成为趋势,据交通运输部,我国 2021 年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 754 万 TEU, 同比增长 9.8%,近五年 CAGR 达 21.3%,铁水联运快速发展。
8.交通运输行业领域
航空物流适宜运输时效性 要求高、价值量大的货物,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较缓“一带一路”倡议带动贸易升级, 有望促进航空物流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基建建设催生工程物流需求据商务部数据,2015 年以来我国面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承包工程量高企,为基建项目提供设备运输的企业有望受益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9.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
跟随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加快投资矿产资源开发,大宗资源品运输需求相应提升,布局大宗供应链的物流企业有望 迎来需求放量 我国是全球化的践行者和出口型国家,跨境物流行业保持高景气。
10.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国际货代通过标准化服 务形成规模化的业务版图,具备长期盈利空间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商业务量在全球前列, 跟随行业加速整合的进程,我国的货代企业有望实现业务规模的提升以及单客服务的增值 跨境电商物流是跨境物流的新兴细分行业,随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的逐年爬升,中长期 看,我们认为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具备“干”、“仓”、“配”的全链路投资机会。
四大区域+六大行业,“一带一路”机遇涌现聚焦亚洲、中东、拉美、非洲四大区域,我们分析我国企业出海各区域的潜能综合衡量 社会背景、投资法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政策、税收政策、劳动力市场等因素,我们认 为亚洲和中东是中国企业出海首选,拉美和非洲为次优选择。
1)东南亚是全球增长较快、潜力较大的市场之一,坐拥众多人口且背靠年轻客群,其基础 设施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排名靠前、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靠前;中东人口充沛、消费潜力足, 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优势明显 2)拉美、非洲均为高人口基数的蓝海市场,而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仍在改善进程当中。
我们重点研究电商、医药、通信、电力、光伏、汽车六大行业,挖掘在“一带一路”倡议 下企业的出海机遇其中,电商行业受益于各地区网络基建的完善与年轻化的人口结构, 在以东南亚为首的新兴市场具备稳健增长潜能;医药行业受益人口增长与高进口依赖度, 在东南亚、拉美等市场均有企业成功出海的案例,未来有望拓展出海的产品广度;我国已 建成全球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利好通信企业出海布局非洲、中东等地区,助力当地云基 建、数据中心建设;电力行业受到亚洲、拉美等地能源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提振,建立“一 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开展合作项目;我国在全球光 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受益各地区逐渐提升的光伏装机需求,我国企业加速交付光伏产品; 汽车行业逐步聚焦电动化、智能化,东南亚、非洲等市场为我国车企技术出海的主要目的 地,我国企业在当地份额提升有望加速。
共建经济走廊,交运物流奠基 联通“一带一路”交通走廊,共绘多边合作“工笔画”2013 年,中国提出旨在加强互联 互通与交流合作的“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陆上“经济带”串起中国、中亚与南亚、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东南亚、海 湾国家、东非与北非、欧洲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 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倡议以投资共建铁路、 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为基础,延伸拓展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
在《愿景与 行动》所勾画出的“一带一路”大框架中,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建设被置于重要地 位交通运输行业受益于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项目“走出去” 与国际贸易流通催化跨境物流需求基础设施“硬联通”
自 2013 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互联互 通不断推进目前,“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基本形成,众多基建项目建设 完成并投入使用,打通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走廊”,有效促进我国的制造业产品 “走出去”以及能源、资源品输入国内。
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是我国“一带一路”合作 不断前行的基石 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要架构,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合作基本定型 “一带一路”沿线的标志性项目包括:(陆)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投资建设项 目,中欧班列国际运输项目;(海)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合作项目;(空) 中国已与 128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截至 2022 年 6 月)。
2022 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额占我国全部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额 的 17.9%,2016 年以来占比逐年提升
基建:“一带一路”排头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据世界银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 的现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足,致使其贸易低于潜力 30%,外国直接投资低于潜力 70% 交通走廊的建设有助于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贸易成本,进而扩大贸易金额、增加外商投资 并且减少贫困。
据世界银行测算(2019 年),如果“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能够充 分实施,沿线经济体的平均运输时间可缩短 3.2%,单个经济体的运输时间最高可缩短 12%; 沿线经济体的贸易额可增加 2.8%-9.7%。
因此,构建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沿线国家 和地区的普遍诉求顺应契机,中国基建承包商成为出海先行者在“一带一路”契机下,中国承包商积极竞 标沿线经济体的基建合同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统计,在 4Q2013 至 4Q2022 期 间,中国企业海外建造合同金额的 32%为运输与物流项目,其中 91%(合同金额占比)的 项目位于“一带一路”沿线。
中国承包商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中国共有 79 家承包商名列 2022 年《工程新闻纪录》杂志(ENR)全球承包商排行榜前 250 名(榜单以企业 2021 年海外 营业额排序),其中 4 家中国企业进入榜单前 10 名。
中国基建承包商的竞争优势体现在:1)受益于人口红利、标准化设计和施工,中国基建承 包商的工程施工速度更快、成本更低;2)得益于在中国境内复杂地貌的实践经验,中国基 建承包商拥有应对复杂地形条件的施工技术;3)中国贷款的利息成本和还款期限整体比市 场条件下的贷款更为优惠(世界银行)。
中国国内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以及产能相对过剩也促 使中国基建承包商主动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港口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布局港口至关重要《愿景与行动》 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中,海运以重点港口为节点,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 效的运输大通道。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港口是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是“一带一 路”沿线发展的先行官“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是:1)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 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2)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在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出口型经济带动港口货量的迅速增长,港口行业快 速发展在 2021 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我国港口占 7 个,其中上海港以 4,703 万标箱 居首位,连续 12 年位列世界第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 《愿景与行动》中,增强我国沿海的上海、天津、宁波-舟山等 15 个港口的建设是扩大开 放、引领国际合作的关键行动。
我国的港口运营商的全球布局已经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 Lloyds List 发布的 2021 年全球 十大港口运营商统计中,中远海运港口/招商局港口位列第 3/4 名中远海运港口是全球领 先的港口运营商,所运营管理的优质码头是“海上丝路”的关键节点,控股的希腊比雷埃 夫斯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也是“一带一路”区域内的物流分拨中心。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中远海运港口在全球 37 个港口运营管理 367 个泊位,年处理能力约为 1.22 亿标箱 招商局港口近年来不断践行“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加快国际化步伐,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投资参资 25 个国家或地区的 42 个港口。
公司运营的斯里兰卡母港的科伦 坡国际集装箱码头与汉班托塔港,是中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欧班列:亚欧贸易新通道中欧班列为亚欧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物流通道中欧班列是指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 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
目前中欧班列共有西中东三条运输通道, 西通道由中国中西部经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 路相连;中通道由中国华北地区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境,经蒙古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 相连;东通道由中国东北地区经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出境,接入俄罗斯西伯利亚 铁路;三条通道最终通达欧洲各国。
中欧班列完善了欧亚大陆的货物运输渠道并且为货主 提供了除海运和空运外的第三种选择截至 2021 年底,中国境内有 91 个城市开通了中欧 班列,通达欧洲 23 个国家 180 个城市对于高附加值、强时效性物流运输,中欧班列具有比较优势。
在运行时效上,中欧班列国 内段最高运行速度可达 1300 公里/天,境外段达到 1000 公里/天以上;在运输价格上,沿 线各国铁路均对中欧班列给予运价优惠相较于传统海运与空运,中欧班列运输费用约是 空运的 1/5,运输时间约是海运的 1/4。
综合考虑高附加值货物的在途时间成本,中欧班列 与传统海铁联运相比可以节约 8%~20%的综合物流成本(来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铁集团发布的《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1)》),且受自然环境影响小、 稳定性高。
中欧班列促进货源集散地形成,铁路“散改集”进程加速中欧班列促进了我国多个货源 集散地的形成,随着运量快速增长,中欧班列运输组织逐步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 转变重庆、武汉、成都、郑州等货源集散地已成为铁路与公路水路多式联运的重要中转 站。
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促进了铁路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的转变相较于散货运输,集装 箱运输使货物储存在封闭环境中,能够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粉尘的问题,具有高 效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 铁路“散改集”也为多式联运创造基础。
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 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0 至 2025 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计划达到 15%以上 2019-2021 年,国家铁路集装箱发送量复合增速达到 30%。
2022 年 1-9 月,国家铁路集装 箱发送量达到 2298 万 TEU,同比分别增长 19.8%;铁水联运完成 855.4 万 TEU,同比增 长 28.3%,铁水联运占铁路集装箱发送量的 37%
铁水联运:“一单制”与“门到门”,集运新趋势铁水联运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集装箱铁水联运具有高效、 安全、绿色等突出优势,是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是推动综合 运输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改委 2022 年 1 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对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给出了明确的指引,提及未来要以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江海直达、 国际铁路联运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一单制”,丰富“门到门”一体化联运服务产品,打造 多式联运品牌。
据交通运输部,我国2021年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54万TEU,增长9.8%, 近五年 CAGR 达 21.3%,铁水联运快速发展航空物流:重要性不断提升,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带一路”沿线航空货运航班量增长迅速。
航空物流更为适配于时效要求较高,或者货 值较高的运输需求航空物流本身并不为我国传统优势行业,不仅起步较晚,并且在重客 轻货的理念下,航空物流发展相对较缓我国货运航司与国外领先货运航司相比,货机机 队数量和货邮周转量均存在差距。
不过新冠疫情爆发后,供应链的稳定性愈发重要,航空 物流市场迎来高景气,同时政府也密集发布政策,助力在中长期形成更为有利于我国航空 物流发展的环境我们认为“一带一路”所带动的沿线贸易需求升级和我国不断发展的航 空物流能力将互相促进。
以东南亚为例,在疫情爆发后,东南亚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而客机腹舱资源骤降,我国货 运航司在东南亚航线运力加速投放,同时客改货为东南亚货运航班提供较大增量根据 2022/23 冬春航季航班时刻计划表,若仅考虑全货机,内航每周东南亚航线全货机航班量达 到 420 班,相比 2019 年提高 310 班,复合增速达到 47%,环比 2022 年夏秋航季增加 70 班。
另外航司还执飞共 291 班客改货航班,以进一步满足东南亚的航空货运需求另外从 全货机结构来看,宽体机占比明显提升,进一步反应东南亚日益提升的航空货运需求宽 体全货机占比由 2019 年夏秋航季的 23%提升至 2022/23 冬春航季的 40%。
伴随疫情影响 逐步消除,客运航班恢复,客改货航班或将退出历史,但“一带一路”沿线的航空物流需 求无法逆转,我们认为将成为我国航空货运航司重要舞台
工程物流:新基建建设带来新物流需求新基建的工程设备运输是航运企业的机遇2015 年以来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对外承包工程量居高不下,近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签合同额以及完成营业 额均占我国全部对外承包工程的 50%以上,2022 年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 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为 1,296 亿/849 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对外承包工程的 51.2%/54.8%。
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以及风电技术的成熟,新 基建成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新增长点“一带一路”沿线新基建的建设需求提升将为工程 设备运输市场带来广阔空间,从事工程物流/项目物流的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中远海特是我国特种船运输龙头,主力船型用于运输风电设备,全球风电设备装机需求提 升为公司带来成长空间公司的多用途船、重吊船和半潜船均满足风电设施运输的各项技 术指标公司积极拓展“一带一路”相关市场,加大工程项目开发力度,每年承运数百套 风力发电机整机和组件,目前已为全球主要风电厂商提供运输服务。
我国是全球风电设备 的主要提供者,据海关总署,2018-2022 年我国风电机组出口金额 CAGR 达 25.0%,当前 风电设施仍处于迅猛发展时期随着风电设备装机需求提升,公司的风电运输业务即将迎 来繁荣期,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资源品物流:紧随基建需求我国大宗商品运输也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尤其 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钴、镍、锂等资源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我国 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矿产和开 发资源的进程中,催生大宗供应链物流和资源品运输需求 嘉友国际是跨境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商,主要承运主焦煤、铜精矿等大宗商品公司业 务包括国内、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和供应链贸易,主要覆盖中蒙、中亚、 非洲等地区的超过 2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欧美国家。
随“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整合境内外物流资源,可以为客户提供将货物从一 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或第三国指定交付地点的运输、过境转关及口岸操作等多 环节一站式服务公司主要运营的跨境多式联运线路包括:1)境外-中国港口/口岸-蒙古国、 俄罗斯、中亚等与中国陆路接壤国家;2)中国/境外国-非洲港口-非洲内陆国及其反向线路; 3)中国/境外国-欧洲港口-欧洲内陆国及其反向线路。
嘉友国际所运输的相关大宗矿产资源品进口量大据海关总署,2022 年我国向蒙古进口 3,104 万吨煤炭,同比增长 93.6%,2020-2021 年新冠疫情拖累蒙煤连续两年进口量下滑, 2022 年呈现反转趋势。
我国进口铜矿石及精矿量整体逐年提升,2022 年我国共进口铜矿 石及精矿 2,527 万吨,同比增长 8.0%进口需求高企有效带动资源品物流需求,公司业务 量有望保持增长
跨境物流“软连接” 作为全球化的践行者和出口大国,我国跨境物流需求高企,为跨境物流企业创造了良好的 成长环境我国出口商品总值保持逐年增长,据海关总署,2021/2022 年我国出口商品总 值达 21.7 万亿/2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0%/10.5%,在疫情负面影响蔓延、全球经济增 速下行的基本面下,我国出口商品价值仍保持高速增长,对跨境物流的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据民航局,2021 年我国国际航线民航货邮运输量达 266.7 万吨,同比增长 19.6%,疫后航 空货运量加速反弹,我们预计 2022 年民航货邮运输量延续 2021 年的增长势头,我国货运 代理行业需求向好。
跨境物流关键中间商,国际货代高景气在全球贸易国际化提升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协作深化的影响下,国际货代行业保持高景 气度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国际货运代理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于国际物流市场广阔 以及国际货运业务复杂度较高,国际货代是买卖双方与货运承运商之间通达的桥梁。
国际 货代企业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形成规模化的业务版图,有效降低单位成本,创造长 期的盈利空间随“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国商品出口有望持续增长,国际国内贸易协 作有望增加,国际货代行业将保持高景气跨境消费兴起,跨境电商物流应时而生
在“一带一路”的生态系统中,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的有机结合是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 向跨境电商企业的目标是使消费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实现跨境消费,跨境电商物 流是实现跨境消费的最重要基础据网经社,2022 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预计达 1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6%,2015-2021 年 CAGR 为 17.5%,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由于政策 差异和物流服务非标准化,跨境电商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还处于高度分散阶段,我们认 为通过全链路数字化、服务标准化、跨区域跨产品的整合并购,最终实现“端到端”全球 服务是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重资产布局海外站场,助力物流通达 境外工业园区项目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途经之一我国企业落地海外建设、管 理、经营工业物流园区,有效助力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通过在当地招商引资,促进了国内 与海外企业之间的经贸交流。
同时,在海外经营管理工业园还可以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 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投资建设境外园区对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合作、携 手并进带来积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截至 2021 年末,我国在境外经贸合作区分布在 46 个国家,累计投资 507 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 66 亿美元,为当地创造 39.2 万个就业 岗位。
招商局港口在海外推进“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取得良好的收益,未来前景向好“前港中区-后城”模式是招商局港口在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深耕数十年探索出来的,主要是以港 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以及配套城市新区开发为基本内容,进而实现港口、产业、城市的 联动发展。
随着招商局港口的海外经营能力提升,公司开始在海外母港推进“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利用在海外扩建后的充足产能,推进码头后方物流园区的综合开发截至 1H22, 斯里兰卡母港的汉班托塔园区累计入园企业 37 家,公司重点引入产业客户,园区客户覆盖 了金融、物流、海事服务、汽车配套、政府一站式服务机构等;吉布提园区累计入园企业 237 家,公司联合山东聊城打造了吉布提聊城产品集散中心和吉布提“聊城制造”产品跨境 电商线上线下展销中心,助力本土企业外贸稳定发展,活跃了吉布提港口及吉布提国际自 由贸易区产业生态。
亚洲区域:政策有力支持,多行业出海首选 亚洲区域的国家营商环境较稳定,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劳动力结构向好并且性价比较高, 是多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出海的首选电商/通信方面,东南亚电商市场增速稳健, Shopee 与 Lazada 已形成稳定的双寡头格局,未来用户粘性提升与频次增长将为东南亚电 商市场的持续增长奠基;电商的快速发展带来相关云基础设施的需求,数据中心,云计算 等云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发力点和增长点,未来随着国内互 联网行业增速放缓,中国企业开始出动出击,在东南亚寻找增量。
医药方面,东南亚医药 市场发展确定性强,进口依赖程度高,药、械形成规模;印度仿制药、原料药强势,对中 国原料药、中间体依赖程度高汽车方面,东南亚市场是车企“技术出海”的首选,将进 入新能源车从 0-20%的高速渗透阶段。
光伏/电力方面,印度受贸易壁垒影响,光伏装机量 短期或下滑,日本需求平稳,东南亚前期缺乏政策支持,未来有望贡献较多增量;我国电 力企业在亚洲投资多元,发展空间广阔政策篇:政策环境吸引外资,劳动力资源具备竞争力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外商投资相关法规较友好,且年轻劳动力充足其 中,越南、印度、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凭借性价比较高的劳动力市场、利好外资发 展的相关政策环境等优势,未来或将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首选。
行业篇:电商稳健发展带动云基建需求,医药/汽车等消费品类欣欣向荣 电商:互联网普及提升叠加基建发力,支持东南亚电商规模稳健扩张 跨境电商受到我国政策的积极推动,在东南亚市场具备高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在稳外贸的 顶层设计指导下,得益于国内政府对于外贸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结算、税收优惠等多 方面扶持举措,我们看好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及商家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大展身手。
东南亚电商市场增速稳健,用户提频或为下一阶段发展重点据谷歌、贝恩和淡马锡的联 合研究数据显示,得益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东南亚电商市 场规模在 2022 年同比增长 16.1%达 1312 亿美元,且谷歌等预计 2022-2025 年东南亚电商 市场三年复合增速将保持在 17%的稳健水平,总体规模于 2025 年达到约 2100 亿美元。
用 户增长是 2022 年东南亚地区电商市场快速增长的核心支撑之一,据谷歌等统计,东南亚城 市地区中 2021 年电商服务的使用用户占比为 75%,而在 2022 年上半年提升 19pct,达到 94%,电商服务正在触达更多的东南亚城市人口。
展望未来,在经历了用户快速增长的阶 段后,我们认为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发展或将进入到用户粘性提升与频次增长的阶段,而拥 有成熟的电商用户运营经验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有望在此过程中复现其国内运营的经验与 优势依赖毗邻中国的地理优势、物流运输成本优势等,相对其他海外地区更为相似的文 化属性,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往往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出海的重要选择之一,“中国制造” 承载的供给侧优化在我们看来也是推动东南亚地区电商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我们认为东南亚地区物流及金融等电商链相关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跟进为东南亚电商市 场规模的稳健扩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持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 2023 物流绩效指数,除 印度尼西亚外,其余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物流绩效指数均较 2018 年得分有所 提升,并且在时效性上达到了与中国相近甚至更高的分数水平。
对于金融服务而言,据谷 歌、贝恩和淡马锡的联合研究数据显示,2022 年东南亚地区支付 GTV 同比增长 14%, 2022-2025 年三年复合增速为 13%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定,“中国式”竞争格局复现。
根据跨境东南亚引自 Similar Wed 数据, 2023年4月Lazada与Shopee基本列居东南亚六个主要国家的电商市场前两名(除 Lazada 在印尼市场为第三名,按访问量排名),双寡头格局显著。
其中,Lazada 主要针对品牌商 品,定位偏高端,可类比国内天猫/京东,而 Shopee 商品主打性价比,类似于国内淘宝, 复现了拼多多及抖音出现前的中国市场电商竞争格局从商业模式角度,据 4 月 23 日电商 报消息,Lazada 推出全托管模式,并计划于 5 月底率先在菲律宾上线,而此前 Shopee 也 已在全托管业务模式下有所布局。
在“全托管”模式下,商家与平台权责一分为二,商家负责 生产、提报商品,平台负责帮助商家进行销售、履约、售后等环节,平台与商家按照供货 价结算我们认为全托管模式的推出,有望进一步释放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电商商流与信 息流双链路上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能力优势,在帮助中国跨境商家打造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力优势(得益于规模效应释放)的同时减轻商户运营负担。
通信:云基础设施由“陪同出海”向“主动出海”转变4G 时代,中国通信设备商在东南亚市场具备地理位置、成本优势,打下出海基础东南亚 国家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是中国企业的出海首选目的地之一4G 技术快速发展时期,华 为,中兴等企业依靠地理位置及成本优势向周边国家输出产品及服务,协助中亚国家(哈 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印度尼西亚等)建设其 4G 网络;与此同时, 国产通信设备(手机,路由器,交换机等)也因为成本及性能优势受到东南亚及中亚用户 欢迎。
据华为、中兴通讯 2022 年年报,2022 年华为在亚太地区实现收入 480.48 亿元;中 兴通讯 2022 年亚太地区收入为 149.15 亿元;华为收入显著高于爱立信、诺基亚等全球主 要通信设备商,为中国企业打开东南亚数字基础设施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数据中心,云计算等云基础设施建设已将成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发 力点和增长点东南亚人口密度整体较高,在较为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持下,发展数字 经济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据《c-Conomy SEA 2022》中测算,东南亚 2022-2025 年数字 经济 GMV 的 CAGR 将超过 20%。
东南亚目前已经产生了一批覆盖电商,移动支付,物流, 网约车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这类企业未来在东南亚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数据中心,高速 网络,云计算等通信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支持在此背景下,云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中国通 信企业出海东南亚的重要发力点和增长点。
云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等中国企业正在从陪同游戏、电商等应用产业一同出海,向主动 出海转变在电商、短视频平台、互联网游戏等应用层面,中国企业已成功在东南亚市场 占据一席之地,阿里在 2016 年收购东南亚电商 Lazada,加速了国内企业在电商领域布局 东南亚的进程;国内游戏企业近年来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占比也不断提升。
应用层在海外 的发展离不开底层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相较于海外云服务商,中国企业更偏向于使用国 内云服务商本地化的服务,主动要求其跟随出海,这一“陪同出海”趋势成为国内数据中 心、云计算产业开拓海外业务的开端。
2021 年以来,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增速放缓,数据中心、云计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 企业开始将注意力转移至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从早期的“被动跟着客户需求走”到“出动 出击寻找增量”其中,阿里云最早布局东南亚区域,经过多年深耕,阿里云在东南亚地区 的营收及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据 Gartner,2021 年阿里云在马来西亚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 29.2%,在印尼市场份额则达到了 22.9%,成为支撑起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腾讯云则制定 了“3+1”战略,从游戏、音视频等优势领域入手,投资东南亚区域的相关产业公司,形成 合作生态圈,从而加速出海进程医药:“一带一路”市场开拓始于近邻,全面出海如日方升 亚洲地区为中国医药企业出海“一带一路”提供广阔天地和成功经验: 1) 东南亚医药市场发展确定性强,且进口依赖程度高,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出海首选之一。
各类企业在东南亚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出海尝试,药、械初步形成规模、出海形式多样, 制造、服务借东南亚市场小试牛刀 2) 印度仿制药、原料药强势,对中国原料药、中间体依赖程度高,为相关中国企业提供稳 定的出海空间。
东南亚医药市场:高增长,高进口依赖据泰格医药转引自 CPhIinsights,2023-2027 年 东南亚医药市场增长率或超 11%人口的平稳增长及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快速提升共同支 撑市场扩张:根据世界银行,2010-2020 年,除文莱外,东南亚各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均 以 4-14%的高 CAGR 持续增长;总人口保持正增长,且老龄化趋势显著。
从销售额来看, 东南亚国家药物市场仍主要依赖进口,本土厂商以生产低值的非品牌仿制药为主中国药企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案例: 1) PD-1:国产 5 款 PD-1 产品中,特瑞普利单抗、派安普利单抗分别以合资公司和授权的 方式于 2023 年进入东南亚市场。
2) 新冠疫苗:2021 年 6 月,中国等 29 个“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起疫苗合作伙伴关系 倡议,其中包括全部东南亚国家根据中国海关,2021 年东南亚地区自中国进口人用 疫苗 291.1 亿元,较疫情前大幅提升(2019 年 2.2 亿元),主要得益于新冠疫苗成功推 广。
中后期临床试验数量呈增长趋势,储备后续布局据泰格医药转引自 Informa,2018-2022 年中国申办方在东南亚地区开展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数量 CAGR 高达 32%,且以中后期项目 为主,III 期项目占比 67%,II、III 期合计高达 93%。
医疗器械:出口规模已现,增长正盛2022 年,中国对东南亚地区医用敷料/诊断试剂/诊 断仪器/医疗设备/矫形&植入耗材分别实现出口额 11.97/55.68/29.63/111.85/13.62 亿元, 2019-22 年 CAGR 高达 27/161/19/25/23%。
医药制造:东南亚已经成为生产国际化的新选择新加坡在国际关系中相对中立,地理位置 及人才储备上佳,在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成为中国药企海外产能地点新选择,金斯瑞新加坡 蛋白及分子实验室均已投产,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新加坡 CXO 能力布局中。
此外,博瑞医药 等亦将目光投向印尼(世界第四人口大国,90%原料药依赖进口),旨在以博瑞印尼辐射东南 亚及穆斯林地区,截至 6M22 土建工程已完全完成,相关原料药产品已在印尼获批医疗服务:先行者落子东南亚。
2019 年,爱尔眼科收购东南亚知名连锁眼科医疗上市机构 ISEC 眼科集团,战略进入东南亚市场;2022 年,爱尔眼科东南亚分部实现营业收入 3.1 亿元,同比增长 58%锦欣生殖亦已将业务辐射东南亚地区,2020 年与美国 HRC 联合在 老挝打造东南亚辅助生殖中心(锦瑞医疗中心),预计疫情后将快速爬坡。
印度:仿制药、原料药强势,当之无愧的“世界药房”根据印度投资促进及基建局,按销 售量/销售额来看,印度是全球第 3/14 药物生产国,医药出口规模从 2013-14 年的 9,042 亿卢比大幅翻倍为2021-22年的18,342亿卢比,且在全球仿制药/原料药行业中占20%/8%。
根据药融圈,印度仿制药企业获得的 ANDA 数量(不含收购)从 2005 年的 50 项提升至 2019 年峰值 336 项,2007 年以来在 FDA 批准的 ANDA 总量中占比基本维持在 30%以上。
汽车:具备经济性优势,东南亚可替代空间预计超 300 万辆 我们从头部品牌的战略规划中可以发现,燃油车逐步退出已经成为乘用车行业的共识,接 下来中国、全球的车企竞争将聚焦在电动化、智能化两个方向上而中国车企在这两个领 域上已获得领先,自主品牌有望在外资品牌的转型窗口期,凭借更加成熟的新能源车产业 链、更强大的智能化体验以及更低的制造及使用成本,复制其在国内逐步替代合资品牌份 额的表现,通过“技术出海”首先可能是东南亚市场,再是欧美市场,斩获更多份额,从 而构建品牌影响力。
1)东南亚市场将进入新能源车从 0-20%的高速渗透阶段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在 2020 年提出的规划,到 2030 年国内新车销售目标中,“下一代自 动车”的占比将达到 50%至 70%,其中将以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
同样地,泰国政府也计划到 2030 年将该国电动汽车产量提升至汽车总产量的 30%,是东 南亚地区中推行电动汽车最积极的国家,而 2022 年泰国的新能源渗透率仅为 2.5%泰国 也为此推出了激励措施,22 年 2 月,泰国将进口电动汽车消费税税率从 8%下调至 2%,24 年后改为当地生产的电动车享受税收优惠和补贴。
印度也计划在 30 年将电动汽车市占率提 升至 30%由此我们认为,东南亚的新能源市场存在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增长动力,为比亚 迪等自主品牌在出海进程上复制其国内市场的成功提供了场景2)东南亚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不充分,比亚迪产品领先优势显著
当前东南亚市场 80%以上的份额由日系车占据,但日系品牌坚持优势油混路线,在电动化 变革中已落得下风以丰田为例,据 Marklines 统计,其 22 年纯电和插电混车型的全球累 计销量仅有 7.2 万辆。
与此同时,日系品牌因入局电动车较晚,正在选择“押宝”氢能源, 丰田社长宣布将大力扩大氢基础设施和氢燃料使用的行业,本田也同样发布了氢能源事业 战略,开发全新燃料电池 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在 2003 年进入汽车领域开始,就成立了电动汽车分部,经过 20 年的积 淀,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的纵向深度布局,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零部件到下游整车,已经 形成了完整的技术能力和显著的产业链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比亚迪如今在国内月销近 20 万辆的量级,也赋予了它难以比拟的规模效益3)以日、韩系车市场为核心竞品,自主品牌在东南亚的可替代份额超过 50% 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从 13-22 年销量分布可以看到,日系、韩系、印度及马来西亚四大 车系的市占率到了 90%以上。
其中日系品牌凭借综合低油耗等综合性价比优势市场份额最 高,约占 55-60%左右细分品牌中,铃木市占率最高,约在 30%左右丰田次之,为 16-20% 本田再次之,份额近年来呈持续走低态势,从 19 年前的 10%以上降至 22 年的 7.1%。
其 他品牌中,韩系现代及起亚占比约 15%,印度塔塔及马辛德拉 22 年份额提升至 16%,马 来西亚 Perodua 和 Proton 占比基本维持在 7%左右 从售价区间来看,铃木、马辛德拉和塔塔的定位售价低,目前不是比亚迪等现有车型的目 标市场(以品牌最热销的铃木奥拓车型为例,其在巴基斯坦的起售价为 2251000 卢比,对 应人民币约 5.45 万元)。
以比亚迪为例,其出海车型中海豚在泰国的起售价约 16 万人民币, 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对应的竞品市场车型主要以丰田、本田以及现代、起亚等为主,目标销 量市场占比 50%左右综合前文对比亚迪较日系竞品存在的配置和成本优势分析,比亚迪 等自主品牌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按 22 年 659 万辆的销量为基础,对应可替代的空间为 300 万辆以上。
光伏: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东南亚市场具备潜力中国在光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 2022 年光伏装机达到 87.4GW,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据 较大份额,达到 51.1GW,国内 23Q1 高增长延续,据能源局披露,2023 年一季度国内光 伏新增装机量 33.66GW,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 15.53GW,同比增长 257.83%,分布 式光伏新增装机 18.13GW,同比增长 104.40%。
作为中国外贸新名片的光伏行业,2022 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根据 CPIA 的年度数据,2022 年全国光伏产品(硅片、 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 51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80.3%其中,硅片出口额约 50.7 亿 美元,电池片出口额约 38.1 亿美元,组件出口额约 423.6 亿美元,组件出口额占比最高, 占到总出口额的 82.7%。
印度装机需求强烈,但贸易壁垒导致中国出口印度难度较大,印度装机存在下滑可能根 据 JMK Research 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22 年印度光伏新增装机量达 13.96GW,打破 2021 年新增 10GW 的记录,创下历史新高。
2022 年,印度政府公布了新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 到 2030 年拥有 500GW 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其中近 280GW 来自太阳能发电印度是 继中国和美国之外唯一的 10GW 级以上的光伏市场,但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严重依赖进口。
近年来,印度政府出台一系列财政激励政策,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贸易壁垒和认证限制政策, 刺激本国光伏制造业发展,印度政府以 ALMM 清单限制使用光伏进口产品,对中国出口印 度组件造成了较负面影响电力:亚洲地区电力项目投资呈现多样化态势,中巴核电合作抢眼
我国电力企业在亚洲地区电力投资呈现多元化态势,未来发展空间仍广阔以中核集团、 国投电力、光大环境为代表的电力集团/上市公司在亚洲国家巴基斯坦、印尼、泰国、越南 的电力项目投资包含核电、煤电、水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等,种类丰富。
其中国投电力 2021 年完成收购的印尼巴塘水电站装机 51 万千瓦,是印尼在建的最大水电站根据国网能源研 究院预测,2019-2040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电需求 CAGR 为 3.2%,高于世界整体 增幅的 2.9%,其中南亚和东南亚分别为 4.5%/3.8%,为我国电力企业“一带一路”能源投 资带来广阔空间。
中巴核电项目合作亮眼,模式有望推广截至目前,巴基斯坦的 6 台在运核电机组全部采 用中国出口技术,中巴的核电项目合作更是起始于 1991 年,2001-2017 年,恰希玛核电四 台机组陆续投产,其中一号机组主合同价为 5.8 亿美元,燃料合同价(含备件)为 0.42 亿 美元,中方负责上述电站从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人员培训等全过程工作。
2023 年 2 月,卡拉奇核电站 3 号机组投产,也意味着我国自主研究核电华龙一号出口巴基斯坦的两 台百万级核电站正式交付,带动装备出口超过 120 亿元,项目全生命周期或直接创收超过 1000 亿元。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国际核能协会数据测算,预计到 2030 年,全世界 中国以外的新建核电站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高达 81.7%,中巴核电项目合作的成功模 式有望在其他“一带一路”国家推广中东区域:资源丰富、政策向好,我国企业出海前景广阔
中东国家营商环境较开放,自然资源丰富,各行业在中东区域均有发展潜能通信/电商方 面,我国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望深化,中国企业已在 5.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多个 领域抢占未来发展机遇;由于中东地区的零售业态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跨境电商业务的 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
光伏/电力方面,中东地区光伏产业起步较晚,进口依赖度高,需求 具有较大增长空间医药方面,中东是具备强医疗支付能力的蓝海市场,部分药企已通过 对外授权进军中东地区,新冠疫苗的推广成功打开市场,医药出海中东方兴未艾。
政策篇:多国开放外商投资,资源丰富政策友好 中东国家逐步完善外资相关政策法规,赋税低,劳动力资源相对有限其中,阿联酋、沙 特阿拉伯等国家,营商环境好,政府致力于优化国内政策环境、简化行政流程尽管中东 地区人口数量不及东南亚/非洲,但“海湾六国”(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 联酋)自然资源丰富、政策友好,未来有望持续吸引外资进入。
行业篇:积极布局通信领域,电商/光伏/医药行业具备发展潜能 通信:中沙关系快速升温,中国企业布局海湾六国 5.5G 时代机遇近期中沙关系有所升温,双方在通信领域的经贸合作有望再上一个台阶以 2004 年中阿合 作论坛为契机,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各自优势的领域实现互惠互 利,中国以通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阿拉伯国家丰富的油 气资源也极大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近期我们关注到中沙合作关系有所升温,2022 年 12 月,《中国和沙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等文件陆续发布,其中强调中沙双方应在通信、 数字经济、创新及航天领域加强合作,开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我们认为沙特作为中东 地区经济体量最大、通信技术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中沙合作关系升温将有助于中沙在通 信基础设施领域的经贸合作再上一个台阶。
海湾六国人均 GDP 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资金实力雄厚,已成为一片极具吸引力的数字经济 新蓝海海湾六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处于中东领先地位,并于 1981 年成立区域合作性组织——海合会海合会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六国占据全球已探 明石油储量的 45%,在全球石油出口份额中常年占比超过 40%,人均 GDP 水平也处于世 界前列。
在经济发展的加持下,海湾六国资金实力雄厚,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据 Statista, 过去五年间,海湾六国电商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到 30%,与之相应的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规 模持续增长以沙特为例,据沙特通信管理局,2022 年沙特 ICT 市场规模达到 410.7 亿美 元,实现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增量和最快增速;2017-2022 年间,沙特对数字基础设施投 资额高达 248 亿美元,成为一片极具吸引力的数字经济新蓝海。
电商:多元文化交融,地区经济发达,差异化电商销售潜力广阔 拥有着丰富石油资源储备的中东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这使得中东地区的零售业态对进 口依赖程度较高,为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中东地区具备普遍较高 的人均 GDP(除伊朗和土耳其外)水平,这使得用户对跨境商品的品质与特色具备较高的 要求,而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我们认为在扎实的中国制造业实力加持下,面向中东市 场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商品特色与丰富度上具备相对竞争力,这为其在快速发展的中东 电商市场中获取份额提供了支持此外,由于宗教文化习俗的影响,中东地区线下社交较 为拘束,这也为中东地区线上直播及社交内容生态的发展营造了一定空间,我们认为拥有 丰富社交平台运营经验的内容平台如抖音海外版 TikTok 和快手海外版 Kwai 亦将受益于这 一趋势,并在内容电商领域有所建树。
根据科尔尼及 Euromonitor 数据,中东电商零售市场规模在 2018 年为 144 亿美元,而 2022 年则达到 370 亿美元,四年复合增速达到 26.6%,预计整体规模将在 2026 年达到 570 亿 美元,期间复合增速达 11%,而根据 eMarketer 预测,同期全球电商零售市场规模增速约 为 8%-9%。
此外,从用户侧看,中东六国(伊朗、以色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土耳其、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使用网购的人口占比从 2018 年的 48%提升至 2022 年的 55%,呈现 稳中有升的态势,这在我们看来意味着前一阶段电商市场的快速扩张主要依赖于对电商服 务接触较早的核心用户群体的复购、购买品类扩张等因素支持。
未来伴随物流等基础设施 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将有力的支持电商用户渗透的进一步增长,从而推动中 东地区电商零售市场的持续增长光伏/电力:沙特和阿联酋领衔中东地区光伏发展,国内光伏企业出海顺畅 中东地区能源转型已被提上日程,光伏发展有望提速。
近十年来,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的 发展速度缓慢,2012-2021 年,中东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增长率为 76%,远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的 112%廉价丰富的油气资源使得中东地区长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这恰恰限 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一方面,油气资源带来的高收入远大于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 中东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和产业链相对成熟,可再生能源位于刚起步阶段不过在近年的双 碳目标加持下,中东地区能源结构和体系也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安全化深度转型,而得 益于中东优越的光照条件,众多可再生能源中光伏最具发展前景。
沙特发布的《2030 年可 再生能源规划》计划在 2023 年光伏装机达到 20GW,2030 年光伏装机达到 40GW;埃及 的《2035 年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中为光伏的发展设定的目标为到 2035 年,光伏发电累 计装机达到 43GW。
中东地区能源转型已被提上日程,光伏发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阿联 酋规划 2025 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超 9GW光伏产品出口方面,根据盖锡咨询数据,23 年 3 月我国向以色列+阿曼+沙特+阿联酋组件出口 925MW,同增 101.52%,环增 68.90%, 表明中东需求快速启动中。
中东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清洁煤电气技术成熟,具备发展潜力中东地区尤其是“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而我国基于强化石能源的资源禀赋,清洁煤电气 电发展技术较为成熟,该领域国际合作潜力较大同时中东国家风光发展经验丰富,有望 与中东“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新能源项目合作,助力其清洁能源转型的同时带动我国新能 源设备出口。
医药:有待探索的强支付能力市场,疫情推动下出海更进一步中东地区医疗支付能力强,市场潜力有待挖掘我国药品先行者已通过对外授权进军中东 地区,新冠疫苗的成功推广为在中东地区开展临床、生产和商业化提供案例;医疗器械出 海稳步高增,新冠利好板块 IVD 器械得以长足增长,新冠压力板块医疗设备进展势头不改。
中东地区医疗支付能力强,人口正增长截至最新数据(2019 年),中东国家阿联酋/沙特 阿拉伯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 1,947/1,316 美元,相当于我国 3.6/2.4 倍,且仍表现出提 升趋势;与此同时,人口规模维持增长。
药品:已有先行者通过对外授权进军中东地区2022 年 6 月,华东医药授权 Julphar 利拉 鲁肽注射液产品糖尿病及减肥两个适应症在中东和北非地区 17 个国家的开发、生产及商业 化权益;2022 年 12 月,君实生物授权 Hikma 完成特瑞普利单抗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共 20 个国家的开发及商业化。
出海中东成功案例:新冠疫苗以阿联酋为例:中国药企以新冠疫苗为契机,成功打开阿 联酋人用疫苗市场,首个完整年(2021 年)实现出口额 70.3 亿元;同时,推进临床试验及 生产线本土化,6M20 中阿联合开启全球首项新冠灭活疫苗国际 III 期临床,3M21 本土新冠 疫苗产线投产。
拉美区域:政策积极人口众多,各行业发展颇具活力 拉美吸引外资政策积极,劳动力充足,多个行业受益拉美地区人口红利与自然资源优势取 得较好发展互联网/通信方面,拉美的年轻化人口结构为电商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一 带一路”政策扶持,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在拉美的渗透率有望提升;拉美地区处于 5G 网络建 设初期,我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网络与云基础设施市场上份额逐步提升。
电力/光伏方面,凭 借丰厚的水资源,拉美地区吸引我国主要电力企业投资,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巴西光伏 装机需求较好,未来中国出口南美/拉美光伏产品数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医药方面,拉美地 区人口具有多样化种族的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当前我国企业出海拉美以代理为主, 目前本土化自建能力起步,有望成为海外临床地首选之一。
政策篇:逐步降低外资准入,劳动力供应充足拉美主要国家积极出台吸引外资的相关政策,逐步放开外商投资限制,劳动力供应较充足 其中,智利、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家,市场准入限制较少,对外资开放程度较高,劳动 力资源总体供应充足,或将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选择之一。
行业篇:电商/通信/电力稳健发展,光伏/医药空间广阔 电商:享受年轻化人口结构红利,电商市场增速稳健可期 拉美地区具备较大的人口基数,并且享有年轻化的人口结构红利,这在我们看来为该地区 互联网的普及渗透与电商市场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基础。
据 Shopee 引自 Statista 数据,该机构预测 2023 年拉美地区电商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16.3%至 1210 亿美元,延续了 稳健扩大的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2021 年拉美地区人口总量达到 5.9 亿人,且从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上看呈 现年轻化,据格隆汇引自 Statista 数据,2020 年拉美地区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 8.8%, 而对比中国 2020 年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 13.5%,2022 年增至 14.9%。
我们认为,拉 美地区较为年轻的人口结构为跨境电商平台,特别是娱乐化内容电商平台如抖音 TikTok, 快手 Kwai 的出海与发展奠定了良好机遇
通信:中国企业依靠高性价比优势逐步打开拉美市场 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中国通信厂商逐步拓展拉美地区业务由于北美科技巨头及欧洲 厂商的进驻,拉丁美洲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市场竞争较为激烈,2008 年以来,在政策及国 内 ICT 市场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厂商依靠自身的高性价比优势,逐步打开拉美市 场。
政策层面,中国对拉全面合作政策始于 2008 年出台的《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 文件》,后续中拉合作论坛及发表的《合作规划》深化了这一关系;《规划》明确了在数字 基建、通信设备、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具体领域两地区的合作关系。
技术层面,整个拉丁美洲的通信技术发展在移动互联网速率,固定宽带速率,5G 渗透率等 方面都与中国有较大差距,这为中国通信企业出海奠定了先决条件拉美地区正处于 5G 网络建设初期,数字经济各细分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企业有望深度参 与拉美 5G 建设及数字化转型进程。
拉丁美洲的网络建设进度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据 GSMA 预计,随着 4G 网络的使用到达顶峰,拉丁美洲将于 2024 年逐步开始 5G 大规模商 用,到 2025 年,拉丁美洲 5G 连接数有望达到 9000 万,使用率超过两位数。
此外,数字 经济在拉美地区发展迅速,2021 年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在拉丁美洲产生了约 550 亿美元经 济价值,移动产业对拉美的间接经济影响超过 3450 亿美元,目前该地区已经涌现了一批涉 及外卖,电商,网约车,移动支付等领域的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应用端的蓬勃发展将进 一步拉动该地区基于数字基础设施需求。
电力:拉美地区水资源丰富,“一带一路”电力项目投资以三峡集团为首 拉美地区水资源丰富,三峡集团在巴西、秘鲁等国家已运营清洁能源项目超过 800 万千瓦 拉美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水力资源丰富, 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巴拉圭等国电力供给主要来源于水电。
三峡集团系我国五大四 小发电集团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电力集团,截至 2022 年底三峡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 比 96%以上,全球 12大水电站中,有 5座由三峡集团旗下水电上市公司长江电力运营管理 三峡集团旗下三峡巴西公司主要负责巴西地区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开发,成立于 2013 年,系 巴西第三大发电商,截至 2020 年,三峡巴西公司拥有 17 个水电和 11 个风电项目,总装机 容量超 800 万千瓦。
三峡拉美公司成立于 2020 年底,负责拉美除巴西以外地区的清洁能源 投资,在建项目包括哥伦比亚塔拉萨水电站,同时重点关注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和巴 拿马等国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项目2020 年长江电力收购秘鲁路德斯公司,为其海外业务拓展开启新的利润增长点。
秘鲁路德 斯公司是秘鲁最大电力上市公司,主要在秘鲁首都利马地区开展配售电业务,配电量占秘 鲁全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除配电业务外,路德斯公司还拥有 10万千瓦已投产的水电资产, 以及约 73.7 万千瓦的优质水电储备项目。
2020 年,长江电力完成秘鲁第一大配电企业路德 斯公司 83.64%股权收购,产业链延伸和国际化布局取得重大突破2021 年,长江电力完 成路德斯公司法定强制要约,持股比例由 83.64%上升至 97.14%,控制权进一步强化。
该 项目是中资企业近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资产收购项目 秘鲁路德斯公司配电业务稳步增长秘鲁路德斯公司配售电业务受政府监管,投资回报为 政府核定的合理准许收益(根据《长江电力 2022 年价值手册》监管回报率为税前 12%), 资产及回报以美元计价,拥有在首都利马经济最发达区域的永久特许经营权,经营效益稳 定并持续增长。
根据《长江电力 2022 年价值手册》,过去 20 年,秘鲁路德斯公司售电量年 均增长率达 5.5%,用户数量平均增长率 2.8%,配电收入占秘鲁全国总配电收入的 30%, 名列第一
秘鲁路德斯盈利情况良好,疫情后业绩正逐步恢复2018-2022 年,秘鲁路德斯公司营收/ 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4%/3.6%,其中仅 2020 年营收和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受到海外 疫情影响2021 和 2022 年,路德斯公司业绩正逐步恢复,2021/2022 年净利润同比增速 分别为 2%/22%,且 2022 年净利同比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同比增速(16%)。
2022 年,路德 斯公司为长江电力贡献净利润 1.7 亿美元路德斯公司盈利水平良好,2018-2022 年毛利率 水平在 29%-32%,净利率水平在 15%-18%,ROE 在 10%-13%2022 年路德斯公司资产 负债率仅不到 35%,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得益于路德斯公司较为充沛的现金流及稳定的资 本支出,2022 年路德斯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为 2.2 亿美元,2018-2022 年平均资本支出为 1.1 亿美元,2022 年自由现金流为 1.3 亿美元。
我们认为路德斯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在长江 电力的赋能下稳中有升光伏:巴西需求表现亮眼,国内光伏企业出口量持续提升巴西近年光伏装机表现亮眼巴西为光伏行业的主要进口国,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市场需 求旺盛根据 InfoLink 数据,2022 年全球装机量巴西占比达到 7%,居第四位,光伏需求 强烈。
巴西光伏装机需求的高增也带动了对光伏组件的需求,根据 CCCME 数据,2022 年 我国对巴西出口光伏组件金额达 47.8 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 12%此外,中国光伏企业也 纷纷在巴西拓展市场,晶澳在巴西设立海外仓,在巴西市场广泛分销产品,2021 年和 2022 年对巴西的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 225%和 181%,我们预计 23 年巴西需求仍有望保持高增。
医药:以代理模式挖掘增长潜力,多样化种族结构有望吸引临床落地 拉美地区人口众多、种族多样,医药需求和临床试验均具备潜力空间目前,我国药品、 医疗器械均已以代理模式切入拉美地区,本土化自建能力起步中,有望解锁更多出海机会。
拉美市场蕴含发展潜力拉美国家人口众多(2021 年总人口突破 6.5 亿人)且保持平稳增 长,老龄化趋势抬头,医疗需求有望稳增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四国在拉美 医药市场中销售额占比合计达 83%,高于其人口占比(67%),人均医疗卫生支出高于平均 值。
人口数量庞大、种族多样,系理想的海外临床开展地 1) 以巴西为例:巴西为全球第五人口大国,是由欧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以 及东方人等多种民族后裔组成的国家;根据商务部转引自 2019 年巴西全国家庭抽样调 查 ( PNAD ), 巴 西 人 口 中 白 人 / 黑 人 / 黄 种 人 或 土 著 人 / 混 血 后 代 占 比 分 别 为 42.7/9.4/1.1/46.8%,为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更多选择。
2) 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如科兴生物、康希诺)、治疗药物(真实生物阿兹夫定、开 拓药业普克鲁胺)均已有在巴西开展临床试验的成功经验医疗器械:出海拉美进展中2022 年,中国对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共出口医 用敷料/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医疗设备/矫形&植入耗材分别为 3.10/10.60/7.66/67.86/6.06 亿 元,2019-22 年 CAGR 分别为 16/106/17/20/15%。
非洲区域:我国企业助力基建建设,多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非洲国家的政策支持外资,并且劳动力资源较丰富,我国对非洲帮扶性政策较多,我国企 业出海非洲,助力当地通信网络、光伏装机等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方面,非洲在全球信息 革命浪潮中处于严重落后地位,我国是非洲推行网络建设的最优伙伴,目前华为/中兴等中 国企业已占据通信基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光伏/电力方面,我国和非洲国家的清洁能源 项目合作有望不断加强,非洲光伏装机量有望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光伏发展的新引擎汽 车方面,非洲当地缺少自身汽车产业,高度依赖进口车,相对欧美等地区产品的突破壁垒 低,我国车企导入当地市场后已取得初步成功。
电商方面,由于非洲的网络、物流等基建 仍在发展过程中,电商市场仍有待开发政策篇:外商投资环境友好,劳动力具备一定优势非洲政策及相关法规较支持外商投资,劳动力资源具有一定性价比其中,埃及、赞比亚、 肯尼亚等国,政府不断改善国内营商环境,面向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良好。
在国家政策推 动下,未来非洲主要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有望不断提升行业篇:通信企业助非洲“从无到有”,清洁能源市场政策明确 通信:中国通信设备商推动非洲实现网络全覆盖 2000 年以来,中非两方缔结深厚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企业逐渐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 主导方。
以 2000 年开始的中非合作论坛为标志,中非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中 方企业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提供优惠贷款,成立中非发展基金等方式助力中国 企业在非洲的发展特别的,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政府从资金层面给予了中非合作 足够的支持,例如,2009 年 3 月,国开行向中兴通讯提供了额度为 150 亿美元的一揽子资 金用于拓展海外业务,进出口银行为中兴通讯提供了 100 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华为则从国 开行获取了 300 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据国务院统计,2021 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中,非洲地 区占比达到 45%,位居第一非洲在全球信息革命浪潮中处于严重落后地位,而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 网络基础设施,是非洲推行网络建设的优质伙伴选择。
非洲通信技术应用起步晚、信息化 程度低,在全球信息革命浪潮中处于严重落后地位,根据《非洲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地理 格局差异研究及对策》的数据,1996 年,世界电话普及率为 12.8%,而非洲仅有 1.85%。
据 ITU 数据,2021 年非洲互联网渗透率仅达到 3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63%;4G 网络渗 透率也仅达到 49%,低于全球均值 88%相较而言,我国在网络建设领域已实现从“3G 突破”到“4G 同步”再到“5G 引领”的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 设施,在网络建设层面上积累了充足的对外输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能力。
光伏/电力:有望成为未来全球光伏发展新引擎,南非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 根据国家发改委 2022 年 5 月 26 日发布的《中非清洁能源合作风头正劲》,中国已在中非合 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发挥太阳能、水电、 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优势,助力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中包括:中国企业以联合 体模式签订埃塞俄比亚图鲁莫耶一期地热电站项目合同,2022 年 3 月 16 日中企总承包的 马里古伊那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2022 年 3 月底中企承建的尼日利亚宗盖鲁水电 站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向马里、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三国输送电力等。
未来随着“一 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和非洲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合作有望不断加强非洲光伏市场有望成为未来全球光伏发展新引擎,其中南非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政 策较为明确根据 AFSIA 的统计数据,2022 年非洲太阳能装机量达到 949 兆瓦。
安 哥拉是最大的安装国,总装机容量为 284 兆瓦,首次超越南非,南非和埃及位列第 二和第三位,AFSIA 发布的 2022 年年度报告指出,非洲大陆的每个国家都计划在短 期内建造一些新的太阳能,并且 29 个国家正在建设至少 100 兆瓦的新装置。
出口量 方面,根据盖锡咨询数据,23 年 3 月国内出口欧洲光伏产品(组件+电池)0.94GW, 同增 152%,环增 52%,非洲光伏新增需求火热根据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在《2022 年南非大型电站发电统计报告》中指出,煤炭贡献率有史以来首次降至 80%以下。
南非近年一直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聚光光热(CSP),这三者 2022 年为南非 贡献了 15.9TWh 的电力能源,占到南非电力消耗量的 7%,这三者的装机容量也从 2013 年的 467MW 增至 2022 年底的 6230MW。
南非政府还制定了光伏激励政策, 从 2022 年 3 月 1 日起,南非还将为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增加新的激励措施缴纳个 人所得税的个人可以申请退税,退税额为新的、未使用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成本的 25%, 每个人最多可以申请 15000 兰特。
南非近期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将为光伏发展 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汽车:燃油车优势市场,自主品牌有能力率先对大众竞品形成替代 非洲地区乘用车市场具有高进口依赖的特点,主因当地缺少本国汽车产业并且消费者的 需求较为简单,相对欧美等发达地区和老牌汽车强国,产品的突破壁垒更低。
以奇瑞为例, 奇瑞通过将发动机的自研实力导入了当地市场,并在中高端车型中取得初步胜利 1)非洲+中东地区 17 年-22 年间的乘用车销量在 150-170 万辆左右,其中日系品牌的市场 份额同样较高,约占 40-45%。
具体看,丰田市占率逐年提高,22 年占 26.3%,日产近五 年呈份额下降趋势;韩系的现代、起亚市场份额约在 20%左右;大众集团占比自 17 年以来 持续小幅降低,22 年份额约 6.2%奇瑞等自主品牌有能力凭借产品的优异性能,在这一 出海重点区域,率先对大众竞品形成替代。
2)在南非市场,瑞虎 8 PRO 入门款的定价为 496,900 南非兰特,对应人民币约 18.64 万 元如果选择动力表现相近的途观 L 330TSI 版本,则售价需 794,800 南非兰特,对应约 29.8 万元人民币,增加了后视镜加热、座椅腰部支撑、侧气囊、头部气帘、全车车窗一键 升降等配置。
但根据当地购车者反馈,瑞虎 8 PRO 拥有出色的传动系统、动力输出和乘坐 体验,而竞品途观 L 的附加配置并非必要——“这一差价足以用于新购一辆 POLO” 奇瑞正凭借着更强的动力输出、车身大小、驾驶体验,以及足够的可靠性,在目标市场取 得优势。
电商: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仍为电商发展先决条件我们认为非洲电商市场仍处在伴随互联网快速渗透与提升的过程当中,在此过程中,物流 及交通,以及金融支付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或将是中非跨境电商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先决 条件。
我们期待在中非援建等一系列项目举措陆续出台并落地实施的基础上,非洲国家电 商运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据 ITA(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引自 Statista 数 据显示,2022 年非洲电商用户约 3.9 亿人,对应电商用户渗透率仅为 32%(对比中国电商 用户渗透率为 79.2%,截止 2022 年 12 月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统计中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