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坐上“过山车”!央行仍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普通投资者可以“抄作业”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北京报道
继今年5月创下历史新高后,国际金价于高位震荡数月,终于在9月下旬大幅“跳水”,从9月25日至10月5日连续九个交易日下跌,直至10月6日休市终于小幅收涨,报1832.54美元/盎司,较年内高点2081.82美元/盎司已经回落超过200美元。受此影响,国内饰品金价在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也出现一定程度下跌,部分门店的黄金饰品价格从9月600元/克左右的高点大降逾30元/克,让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直呼“买亏了”。
多名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相对积极,市场对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继续升温,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表现强势,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上升,国际金价因此承压。
世界黄金协会今年7月发布的《2023年全球黄金市场年中展望》表示,如果下半年美国能够避免经济衰退,但仍实施紧缩货币政策,这会削弱黄金的吸引力。该报告还称,市场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会导致黄金投资需求下滑。
“近期国际金价持续震荡回调,看似是金价自年初连续上破、迭创新高后上涨动能略显疲态,但本质在于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相对较好,且美联储维持强势货币政策,这对国际黄金价格形成了双重压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告诉记者,当前美国通胀仍远未达到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加之最新非农就业数据表现良好,进一步强化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并维持高利率政策的预期,同时,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也有所削弱。在他看来,期待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提振金价的投资者还需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