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四年前,年仅21岁的吴日云,已然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态,透过「Taipei in Design超级设计师比赛」第三届的冠军奖金,于大三那年创立服装品牌「AUSTIN. W」。品牌风格以中性、简练、兼具未来感的设计为主轴,每一季概念的生成,皆来自对社会或是环境的细微观察,希望藉由与大众生活连结的议题,让更多人对品牌产生共鸣。
1. 将传统元素内化,透过设计向世界介绍臺湾。
2. 每一季会先有个设计主轴牵引整个系列。
大学时期储备设计能量
吴日云回想设计之路的开始,也许是从小受到建筑家爷爷的影响,每日接触的事物堆叠成生活经验,牵引他在选填大学志愿时,决定聚焦于创作,最终推甄上实践大学的服装设计学系。然而学生时期的他,并非一位成绩优异的资优生,作品时常被老师批评缺乏时尚感。「有时你花了很大的力气,别人也许不需要这么用力就可以做得比你好。直到大二我才明白,服装设计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去传达那份时尚感。」
忙于课业之余,吴日云同时累积了许多在产业界工作的经验,不论是协助杂志单元的造型穿搭、设计发表会的订制服、或是于「JAMEI CHEN」为期半年的实习,这之中实作的经验、与消费者近距离的接触,让他快速成长。但追根究柢,这些机会皆来自他对人脉建立的重视。「人脉在这个产业蛮重要的,因为学生一毕业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的概念,唯有将他人的批评吸收成自己的东西,你才有可能变得更好。」
3. 概念确立之后,依其挑选适性与流行兼具的布料、材质。
4. 接着规划系列中各款式的佔比;最后搭配布料,进行单一品项的设计细节。
品牌创立的契机源自参赛
参加第三届超级设计师的比赛,是促使吴日云创立AUSTIN. W的最大契机。一方面透过紧凑的赛程,短时间迫使自己尝试多样风格、挖掘了创作上更多的可能性;另一面随着比赛进行,连续多次拿下单集冠军的优异表现,不仅建立了自信心,更推动他向外跨出一步,决定创立品牌测试市场反应。
品牌成立初期,最先遇到的难处,是在创作该如何兼顾设计概念、却又不失其市场性。「在臺湾,你很难清楚消费者喜欢什么,因此我们决定锁定一群最适合AUSTIN. W风格的人作为主力客群,每一季并行推出订制服与成衣。」随着品牌渐趋成熟,如何找到适切人才、「放手」分工事务则成了另一挑战,因为对魔羯座的吴日云来说,原本一手包办的工作模式反倒更放心,这份挣扎是仍在练习的难题。
5. 品牌AUSTIN. W 2015秋冬系列。(图片提供/AUSTIN. W)
6. Jil Sander的简约设计、陈季敏对生活的讲究,都是吴日云学习的对象。
传递美好生活的全方位品牌
认为创作必定反诸所处环境的吴日云,由于前些日子于军中服役的生活歷程,AUSTIN. W 2015秋冬系列自然而然定调为军装。今年三月,品牌在新光三越A11馆设立了第一个专柜,不仅止于贩售据点,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讲究美好生活的态度。
「当你留心周遭每一处、细细品味日常、甚至去思索某一物件背后的成因,而非匆忙蹉跎而过,这就是所谓的美好生活。」吴日云认为未来的时尚产业,需要的是像陈季敏、Christopher Bailey那样的全方位设计师,也许生命经验的累积尚不足,但在扩展品牌规模的同时,如何兼顾臺湾设计擅于说故事的特性、透过生活风格与文化去影响更多人,是他持续努力的目标。
- END -
如果你也喜欢,时尚创意的设计和产品。
请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rapaq_point (破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